易方达稳健增长混合A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三季度,海外流动性宽松、国内增量资金与赚钱效应形成正反馈、基本面预期改善,A股迎来流动性牛市,各宽基指数实现普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2.73%,深证成指上涨29.25%,沪深300上涨17.90%,创业板指上涨50.40%。市场上涨期间,不同行业弹性差异较大,中信30个一级行业指数中,科技成长板块整体表现较好,包括TMT、电新、机械等,而顺周期与红利板块整体表现不佳。其中,通信以50.20%的涨幅领跑两市,此外电子、有色、电新、机械、计算机、化工、传媒行业均涨超20%;综合金融、银行收跌,分别下挫9.03%、8.66%,交运、电力、食品饮料、零售、纺服、油气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涨幅均不足5%。港股市场也有明显分化,对美元流动性更加敏感的科技成长、有色金属板块涨幅靠前,三季度恒生指数上涨11.5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1.93%,其中原材料、医疗保健、非必需性消费、信息科技分别录得58.79%、32.11%、25.04%、22.67%的涨幅,相较之下前期表现稳健的电讯业、公用事业、金融业下跌或涨幅不足5%。
三季度国内宏观基本面整体偏弱,但基本面预期出现一定改善,伴随7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定调“反内卷”、雅下水电站工程推进,市场开始定价通胀修复,以钢铁、碳酸锂、煤炭、化工为代表的上游资源品板块,商品价格与股价在7月均迎来大幅反弹,尽管后续“反内卷”推进并未超预期、内需相关的经济数据仍有回落迹象,但四中全会、“十五五”规划等重要事件依然支撑市场基本面预期。海外流动性宽松与国内增量资金入市共同驱动A股走入流动性牛市。宏观层面,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年会明确提及货币政策立场调整,全球宏观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不仅是A股、港股,全球股市均迎来风险偏好抬升;微观层面,国内增量资金入市与赚钱效应形成正反馈,一边是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率不断回落,一边是持续走强、低波动、高夏普比率的A股,居民资金出现“存款搬家”迹象——三季度融资余额突破2.4万亿、全A成交额峰值达3.2万亿、股市新开户明显升温、偏股公募基金发行回暖、行业ETF流入提速等迹象,均在反映居民资金入市,与A股赚钱效应形成正循环。在此期间,市场风偏与流动性不断改善,宏观基本面也呈现“现实弱、预期不弱”局面,A股迎来一轮流动性牛市,以TMT、电新、机械为代表的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板块大幅领涨,金融科技、券商板块也有阶段性表现,港股相关板块也在全球降息预期抬升后迎来补涨。
报告期内,权益仓位随着市场的上涨被动提升。组合通过行业和个股的优化配置获取稳健的收益增长,报告期内,组合增配港股互联网电商龙头以及创新药产业链,同时降低弹性较弱的公用事业和家电等配置。整体来看,组合配置相对均衡,重点配置三条主线:一是商业模式长期相对稳定的消费、医药等;二是低估值的银行和化工等周期行业;三是港股市场互联网、电商龙头以及相对稀缺的交易所平台。
总体来说,三季度的投资运作基本延续中长期的操作思路,保持了投资的连续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