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中债新综指(LOF)A基金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 2025 年,中国经济站在新的发展路口,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纵深推进,传统需求端对经济的支撑或继续弱化,但新兴产业和消费升级潜力在政策支持的驱动下有望接棒成为新的内生增长动能。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博弈及国内政策调节,或对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形成扰动,经济修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修复的特征。
2025年,我们认为宏观基本面的表现可能有几条主线:外需方面,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对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形成制约,欧美经济体补库周期接近尾声,叠加产业转移和供应链区域化趋势深化,中国出口增长的压力和波动或将增大。内需方面,以旧换新继续加力、政策效果不断积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枢或有望小幅抬升。然而,劳动力市场现状较为松弛且劳动力供给仍继续提升的情况下,收入改善带动的消费增长正循环启动难度较大,将制约消费反弹的高度。基建的逆周期作用将继续显现,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准财政资金将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支持。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控持续深化,近年来财政支出强度和支出乘数下降导致财政赤字乘数下降,使得传统依靠债务驱动的投资扩张模式受限。房地产仍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变量,尽管房地产市场在2024年逐步企稳,但行业发展模式已发生深刻变革,2021年以来商品房库存规模虽略有下降,但去化周期持续处于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反弹。鉴于目前市场供求关系仍较为疲弱,居民对房价的预期重塑和房企流动性压力或导致行业调整周期拉长,新政效果的持续性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政策将是影响202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词,宏观政策相机抉择、内外对冲的特征将更为明显。2025年,财政政策作为主要抓手将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2025年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继续推动实体融资成本下行的背景下,低利率环境仍将持续,债券仍具备配置价值。虽然中长期广谱利率下行趋势未改,但债券市场波动率可能加大:一方面,财政发力带来的利率债供给放量、货币政策宽松节奏不及预期等因素或阶段性推升收益率波动中枢;另一方面,目前债券绝对收益水平较低,市场运行过程中债券投资对政策调整和基本面边际变化将更为敏感,特别是在经济数据出现超预期变化或政策调整力度超出市场预期时,债券的短期震荡可能加剧。在此环境中,债券投资将更依赖于类属资产配置结构及波段交易机会的把握。
本基金将继续采用抽样复制和动态最优化的方法,投资于标的指数中具有代表性和流动性的成份券和备选成份券,构造与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力争控制跟踪误差。
易方达中债新综指(LOF)A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 2024 年,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展现出较强韧性,全年经济走势呈现出先扬后抑再趋稳的态势。
年初,经济活动强度显著回升。供给端表现亮眼,工业生产节奏加快,中游行业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力量,服务业生产动能也得到有效改善。需求端,外需回暖有力支撑了出口的回升;内需方面,在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得到多方面保障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持续发力,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投资也延续回升态势,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然而,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建筑业景气度欠佳,房地产销售端未出现实质性改善,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进入二季度,经济基本面整体保持平稳,但边际走弱迹象逐渐显现。投资领域,尽管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但房地产投资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对整体经济的拖累较为明显,基建投资自4月份开始增速放缓。外需方面,出口虽延续回升趋势,但增长斜率逐渐放缓,显示海外补库需求有所减弱。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温和修复态势,出行活动的恢复以及汽车以价补量成为消费领域的亮点,但整体居民消费恢复基础仍不稳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三季度末。随着9月底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密集出台,经济活动开始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基本面逐步企稳向好。基建投资增速显著提升,制造业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支持下也逐步企稳。
总体来看,2024 年中国经济在政策托举和外需回暖的双重拉动下,实现了稳中有升的增长。然而,房地产市场低迷和内需不足仍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政策层面,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出台一系列房地产市场支持措施,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债券市场在全年表现出色,整体收益率大幅下行,收益率曲线呈现结构性变化。具体来看,一季度债券市场涨幅显著,二季度延续了一季度的上涨趋势但波动有所加大,三季度市场扰动因素增多,尤其在季末受到稳增长预期的影响,债券市场出现快速且幅度较大的调整,不同品种间分化明显。四季度在货币宽松预期升温的推动下,各品种收益率进一步向下突破。从全年表现来看,1年至5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约100-110BP,长端10年期国债及超长期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88BP和91BP,各期限国开债收益率普遍下行约90-100BP。信用债表现则略有分化,其中高等级信用债表现与国开债接近,收益率下行幅度普遍在85-105BP左右;中低评级信用债则表现出更为显著的利差压缩,下行幅度更大。整体来看,信用债市场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行情。
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以抽样复制的方式跟踪指数。操作上,基金总体上按照指数的结构和久期进行配置,辅助动态优化方法提高跟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