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悦丰稳健债券A基金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5年,国内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犹存,政策发力仍然需要关注。最新数据显示,去年9月底以来的这一轮政策放松对基本面的拉动效果在不断消退,而近期虽然政策表态较为积极,但具体落地执行层面仍然面临各种限制因素,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加速。往后看,预计在全球景气周期和中国成本优势不变的环境下外需偏有利贡献,但关税将对出口带来较大不确定性。虽然政府投资托底可一定程度上对冲出口下滑,但受制于内生动能偏弱、局部产能过剩的影响,私人部门中长期预期尚未见到明显的起色,经济改善的弹性和幅度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在汇率压力掣肘下,货币政策能否维持宽松并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存在不确定性,假如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偏高的实际利率可能会对内生需求造成进一步压制,债券市场大幅调整的风险相对可控,尤其是长端。但鉴于资金成本和短债收益率持续倒挂时间较长,本基金将小幅降低杠杆水平,保持中性偏高的底仓久期,债券部分以中长久期利率债、中高等级信用债和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为主,通过积极的结构布局优选性价比更高的资产组合,辅以波段操作,通过紧密的政策跟踪和顺势操作,力争在低收益率环境下贡献更多的资本利得收益。权益方面在整体宏观叙事未见明显变化前,我们很难看到指数级别的大机会,但在政策托底之下,尾部风险亦大幅降低,我们将更多寻找结构性机会。本基金将坚持稳健定位,在波动加大的市场中提升敏感性和灵活性,积极关注市场的风险与机会,力争以长期稳健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易方达悦丰稳健债券A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中国经济总体呈现U型走势,单季度GDP增速分别为5.3%、4.7%、4.6%、5.4%。一季度出口强于预期同时财政支出加速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虽然外需延续强劲的表现但内需明显走弱,地产、消费等经济内生增长动能疲弱,下行压力一直延续到了三季度;受制于化债背景下项目不足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偏慢,使得基建未能形成有效对冲。面对广泛的物价低迷,微观主体信心恶化加速,局部的产能过剩也进一步加剧了物价水平的下行压力。随着9月底政策组合拳强势出台,四季度GDP从三季度的低位强劲反弹,尤其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地产、耐用消费品和政府投资等领域环比改善幅度较大。
海外方面,美国经济总体温和增长,尽管高利率水平对住房需求和制造业投资产生一定抑制,但强劲的消费数据使得全年经济保持了较强韧性。通胀有所缓和的背景下,9月份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不过因担忧特朗普政策会延缓通胀回落,年底美联储缩窄了降息步长,并在降息的同时释放鹰派表态,显著降低未来降息节奏,美债收益率陡峭化上行,美元走强,非美资产承压,人民币汇率压力亦有所加大,对国内货币政策节奏形成一定扰动。
债券市场方面,全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8BP,创下了近十年以来的最大下行幅度。一季度机构配置需求旺盛而政府债券供给偏慢使得市场演绎“资产荒”行情,国债收益率流畅下行,超长债表现亮眼,30-10年国债利差压缩至20BP以内;二季度监管叫停银行“手工补息”,使得非银机构债券配置需求陡增,信用债迎来“资产荒”行情,信用利差大幅压缩至历史最低水平,同时央行连续提示长债风险,使得长久期利率债收益率出现调整,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三季度信用债在极低的利差保护下显得较为脆弱,理财赎回基金引发两轮信用债负反馈,信用利差走阔至较高水平,同时9月底政策转向带来风险偏好的显著回升,股债跷跷板效应下债市出现了全年最为剧烈的调整;四季度市场先是维持谨慎观望的态度,随着同业自律监管倡议发布,加之维持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表述调整为“适度宽松”,市场做多热情被再次点燃,在交易盘和配置盘的共振下,利率债出现了历史上下行幅度最大的年末行情。然而由于宽松的货币预期并未真正落地,高企的融资成本导致短端利率和资金成本出现明显倒挂,收益率曲线呈现显著的牛平走势,组合中资本利得的贡献明显大于票息贡献,极低的利率水平给2025年的配置和交易带来更大的挑战。
权益市场方面,整体波动较大。年初宏观数据的良好开局并未体现在微观主体盈利的改善上,加之市场风险偏好较低,股市延续了上年四季度的低迷走势,出现较大回撤,2-5月市场开启反弹修复行情,但持续性不佳,5月中下旬开始重新进入下行通道,弱势调整一直持续到9月中下旬。随着9月下旬政策转向、政策组合频出,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修复,市场情绪逆转之快历史罕见。全年看,上证指数上涨12.67%,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中证2000指数下跌2.14%。
转债市场整体跟随权益,波动和分化较大。年初受制于较贵的估值和小盘股的弱势,转债估值压缩,二季度后债底定价的转债跟随债市上涨、银行类转债跟随银行指数上行、大量下修型标的价格上涨,带动了转债溢价率的修复。但是6月以后随着信用风险的演绎,弱资质转债受到信用担忧及股市偏弱的双重冲击,转债市场流动性大幅恶化,部分品种出现超调。9月中下旬后随着权益市场好转,资金涌入,转债流动性改善,估值出现大幅修复。
报告期内,本基金经历了建仓期以及封闭期打开后的赎回期,在规模大幅波动下组合整体平稳度过。债券方面因整体对资产结构把握较好,为组合贡献了不错的收益。10月中旬以前的建仓期,因信用利差低、国债曲线陡峭,组合采用“同业存单/短信用债/逆回购+长利率债”的哑铃型配置结构,维持偏低的杠杆和中性的久期。随着封闭期结束,组合在赎回中陆续减持短久期低票息信用债,同时在信用赎回负反馈中逐步加仓有利差保护的3-5年信用债,积极布局信用底仓。在同业自律监管和货币适度宽松表述后,组合继续加仓长端利率债,将组合久期拉长至较高水平,在年底利率下行中贡献了较高的资本利得收益。权益方面,随着封闭期结束,规模逐步稳定,组合在股票和转债操作上也更加积极:股票方面以配置格局稳定、估值较低的大盘价值和红利类个股为主;转债方面配置期权估值低、正股质地好、向下保护强的稳健型标的,在行业和市值上保持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