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岁丰添利债券(LOF)A基金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下半年宏观经济依然处于结构化转型的压力期,在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的大背景下,经济基本面呈现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征。
从结构上看,出口有望维持上半年的良好状态,但边际上可能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影响,出现波动的风险将显著上升。而基建投资会随着下半年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上升而有所提振。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考虑到稳定房地产的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大幅下滑的风险不大,但房地产的低迷对经济的溢出效应在不断增强。消费则继续呈现以价换量的特点,二季度消费动力显著减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韧性,未来提振消费的政策也有望逐步加码。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宏观经济在下半年可能延续平稳偏弱的状态,宏观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仍是最需要关注的焦点。
在此基本面背景下,虽然上半年收益率中枢已经下行不少,但是我们对下半年债券市场的走势依然不悲观。考虑到债券收益率各类利差水平已经压缩至低位,而央行持续大幅降息的可能性较低,债券资产获取资本利得收益的空间可能小于上半年。股票市场目前仍然处于估值低但预期弱的矛盾中,大的趋势性行情需要经济预期的好转,但我们依然对阶段性和结构性行情保持乐观。另外,可转债在经历近期的大幅下跌之后,投资性价比提升,长期看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综上,资本市场目前债市偏牛、权益偏熊的大格局预计难有大幅改变,但在债券市场震荡下行的大环境中,权益市场阶段性企稳、可转债估值修复的行情依然可以期待。在实际投资中,本基金将积极运用杠杆、骑乘、期限结构、类属等结构性策略,积极管理好久期和流动性,寻找高性价比品种积极配置,提升久期策略对组合超额收益的贡献,综合提升组合长期获取收益的能力,同时重点关注信用风险,积极寻找交易机会。权益部分,组合将继续按照追求确定性的思路,重点关注可转债、可交换债以及定增中优质标的的配置机会,通过对转债市场和个券的深入研究,积极挖掘个券的机会,目标是在承受一定波动的情况下获得超过纯债的投资回报。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稳健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易方达岁丰添利债券(LOF)A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一定的韧性。一季度得益于亮眼的出口表现,经济增长势头较好,为上半年整体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内需的逐渐放缓,经济增长的步伐开始放缓,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受挫,企业盈利能力疲软,物价水平也呈现缓慢下行趋势。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增多,客观上影响了国内企业对外部需求的预期;其次,国内新旧产能转换正处于阵痛期,新兴行业从体量上还无法替代传统周期性行业的下行;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带来的影响日益深远,地方政府基金收入下降同时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又迫在眉睫;而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行,企业盈利疲弱。我们不仅需要面临外部压力,也要应对经济结构转型和宏观周期性的挑战,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二季度以来经济的疲弱显得格外复杂。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尤为关键。
决策层显然对经济下行的风险已有明确认识,因此二季度以来也出台了较多稳增长的政策。财政政策延续“开前门、堵后门”的方向,在保持一定的基建投资增速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取得平衡,中央发行的特别国债也将部分资金用途调整用于增强内需动能。货币政策保持了整体稳健,7月22日央行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跟随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同幅调低,在引导实际融资成本下行的同时,央行也强化了短端利率水平的稳定性。房地产方面,5月17日央行连发3条重磅房地产新政,此后各地政府在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放松,当前房地产政策方向已转为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未来政策走向及前期政策效果持续性还有待观察。展望三四季度,稳增长的任务加重,政策在保持战略定力的要求下,面对各方压力如何实现稳定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增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前述经济增长趋势和政策面的环境下,债券市场收益率水平出现较为显著的下行。截至上半年末,10年国债收益率较去年底下行35BP,绝对收益水平创历史新低。信用债利率下行幅度更大,上半年3年AAA信用债与国开债利差压缩18BP,5年AAA-二级资本债和10年AA+产业债则分别压缩31BP和46BP。权益市场底部震荡,结构分化。截至上半年末,沪深300指数较去年底上涨0.89%,但创业板指数仍然下跌10.99%。行业方面,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上涨超过10%,但综合、计算机、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行业跌幅达到20%以上。上半年中证转债指数先跌后涨,整体下行0.07%。
报告期内本基金保持了中性偏高的债券久期水平,获取了较多的债券资本利得收益,由于息差水平较低,组合的杠杆水平也较低,组合的流动性有所提高。品种上,随着信用利差的不断压缩,组合逐渐增加了利率债的配置比例,重点关注信用风险,积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利率债波段操作。权益仓位方面,可转债持仓主要以正股资质较好的大盘转债为主,在市场担心转债信用风险导致的估值压缩过程中受损相对较少。同时组合积极调整可转债仓位,把握市场下跌机会建仓,并在估值较高的时点进行降仓,为组合提供了部分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