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行业领先混合基金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1年,我们对中国经济预期乐观。稳步恢复的消费、持续超预期的进出口、较大潜力的投资为经济向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货币环境我们认为仍将保持合理宽松,但边际上会有所收紧。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整体估值水平的抬升,会使市场的波动性上升,并降低所投资股票的长期预期收益率。2021年在投资上,我们将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方法,继续坚持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从中长期维度去判断行业和企业的确定性和估值的合理性,力争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
易方达行业领先混合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黑天鹅似乎来得更频繁了,2020年新冠疫情成为过去三年中第二次影响股票市场运行的外部型事件。由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使得中国经济在病毒肆虐的全球各国中率先恢复。股票市场经历了短时间的快速下跌后,迅速回升,全年上证指数收于3473点,上涨13.87%,创业板指数收于2966点,大涨64.96%。行业方面,消费、TMT、医药、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表现优异,金融、地产及上游周期品表现相对较弱。个股方面出现巨大分化,确定性强的优质公司大幅跑赢市场,而竞争力弱的企业估值水平持续收缩。面对有巨大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2020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行业和企业中长期确定性去应对市场的短期不确定性,尽量避免参与市场短期博弈。在投资操作上,我们仓位整体稳定,保持了在食品饮料、光伏、家电、医药、电子等行业的较高配置,并在市场大幅波动过程中买入了竞争力强、估值合理的个股,取得了较好效果。回顾2020年的A股市场,与主要指数大幅上涨不同的是,市场分化十分剧烈,年内全市场有接近一半的股票是下跌的,而蓝筹公司的上涨幅度远远大于指数,公募基金的净值上涨也远超基准。我们认为下面几个因素可能是结构分化的重要原因:一、A股市场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随着IPO注册制实施、海外投资者的进入、机构投资的持续壮大,A股市场开始从封闭市场向开放市场转变,从博弈特征较明显的市场向投资特征较明显的市场转变。在此背景下,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A股出现了一次系统性的估值体系重构过程,优质企业估值水平持续提升,质地较差的公司估值持续下行。2020年正处于这轮估值重构的中后期。同时,在2020年A股市场的运行也开始表现出更多成熟市场的特征,比如确定性溢价和流动性溢价,这进一步导致了分化的加剧。二、企业能力的冗余度。新冠疫情更像一次压力测试,对各个企业进行了一次极限考验。很多优秀企业具有很大的能力冗余,这些冗余的能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品牌、产品力、管理能力、渠道能力等等。在经济正常时,这样的能力冗余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在极限环境下,就体现出和其他企业的巨大差异:使这些企业几乎不受疫情的影响或者疫情开始减弱后迅速恢复,市场份额大幅提升。三、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些行业增速受益于或较小受损于疫情。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对地产和基建依赖度持续下降。而互联网、科技、高端制造、消费、服务业等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这些行业的增速远远快于经济的增速。2020年疫情的冲击反而进一步加速了部分行业的发展,另一些行业疫情后也得到了迅速恢复。这也导致这些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有显著优势。2018年的贸易战和2020年的新冠疫情两次重大的外部性事件,对我们的投资体系形成了巨大的挑战。过去十几年的投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稳定的投资方法,基本解决了投资目标、投资方法和自身优势三者的自洽问题(通俗地讲,即解决了想赚什么样的钱、能赚什么样的钱和怎么样去赚这些钱的问题)。在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过程中,我们以对企业深度认知作为投资的唯一标准,始终坚持我们应该坚持的,放弃我们应该放弃的,用简单的方法应对复杂的外部变化。从结果上看,还是不错的。但是,在过去一年,我们也错失了一些投资机会(如快递、医药器械、新能源车等行业),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存在一定的主观偏见、思维惯性等原因导致的。主观偏见使我们忽略了一些客观事实,较为主观地判断事物的变化;思维惯性使我们容易停留在对事物以前的认知上,而忽略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变化,从而错失投资机会。在外部环境、经济、行业和公司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必须克服和改进的。投资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化的过程。从长期来看,投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要想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需要始终保持思维上的客观性,不断地突破自己,努力扩大自身的能力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