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5年第1季度
- 2024年年度
- 2024年第4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0.48%。风格层面,科技和中小市值股票的表现阶段性领先,红利风格相对落后。
一季度的宏观环境呈现出总量温和而结构性亮点突出的特征。春节期间DeepSeek和人形机器人的出圈,让大家看到了国内科技的进步速度和发展潜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互联网、汽车等领域巨头们真金白银的大量投资,加上国内制造业全面的工程师人才储备以及巨大的需求土壤,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继续保持乐观。基于对中期商业化前景的看好,我们在数据中心、机器人等科技方向上增加了配置。
同时我们观察到,今年以来许多产业的企业家信心有提升,体现在其更多的前瞻投资、更广的业务布局上。企业家信心的提升对于我们投资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再大的市场空间、再好的商业模式,也需要企业家去落地。我们本期也增加了部分专精特新公司的配置。
本基金均衡配置在机械、汽车、电子、新能源、有色等领域,致力于投资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分享企业的成长价值。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5年,全球利率环境有望出现改善,制造业企业有望迎来一个更有利的需求环境,企业家信心也处于逐渐提升的过程中。
但同时内外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部分制造业在过去几年较为快速的资本开支后,面临产能利用率较低和同质化竞争的风险。高端制造业出海也逐步进入深水区,除了要应对贸易政策和关税的不确定性,也对企业满足本地化需求、管理全球供应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下一阶段的个股投资中,寻找到能解决这些挑战的公司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在组合配置中,应对内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分析组合中的个股,我们对公司中期增长的预测里所依赖的底层假设有哪些,尽量分散或对冲掉部分的不确定性,提升组合的稳健性。在本期的配置中,增加了更多周期底部品种的配置,这些板块的预期和估值不高,但具备顺经济周期的上行弹性。
我们致力于投资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的细分行业和个股,分享企业的成长价值,同时持续挖掘新的方向和个股,不断优化持仓结构,提升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9月份后,随着国内政策的积极变化,市场对于经济动能的上行有了更强信心,指数也出现明显上涨。
回顾组合的全年表现,在短周期维度上,我们发现短期收益率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组合和市场风格的适配性:比如我们在具备高分红、出口等特征的股票上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但是在成长性较高如汽零等板块上的收益率就较弱。在这变革的大时代里投资,一方面要坚持挖掘企业价值增长的投资理念,另一方面也时刻提醒自己对宏观趋势保持敏感,更加勤勉努力,不断发掘新的投资方向和标的来优化组合。
国内制造业门类齐全,有较为广泛的投资标的可供选择:一方面,在成熟产业里,不同产业存在其独特的产业周期,我们倾向于选择周期位置有保护、供给端有壁垒的公司。过去几年,我们观察到不少高端制造企业在国内产业成熟后开始迈向全球,出海过程中市场的扩大,以及伴随而来的产品、渠道升级是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全球化”而非简单加工并出口的制造业公司有望持续提升其市值天花板。这个方向上我们配置了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家电等行业。
另一方面,在新兴产业里,寻找产业突破的机会也是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方法。在众多的新兴领域内,我们更关注中期维度上产业发展能够明确带来企业利润上升的领域,比如工业控制设备、高端机电部件等。这个方向上我们配置了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等行业。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产业变化,我们也在密切观察其对机器人、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赋能和商业化前景。
整体上看,本基金继续保持较为均衡的配置,核心配置汽车、新能源、机械、资源等行业内的优质公司,分享企业中长期的成长价值。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四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2.06%,市场在三季度末的迅速反弹后走向震荡,进入了预期和经济基本面的再平衡。结构上小市值阶段性占优,如中证2000指数上涨8.40%。
国内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下游需求的广度和产业链分工的深度上都呈现出明显的全球优势,因此即便面临挑战,我们对国内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仍充满乐观。
我们致力于投资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的细分行业和个股,门类齐全的国内制造业给了我们优化和迭代组合的优质土壤:一方面在相对成熟的行业里,各种从属不同驱动力的产业周期在不断循环演进;另一方面在新兴市场上,无数工程师和企业家仍在技术高地上攻坚克难。本期组合主要增加配置了周期底部被低估的优质制造业资产,以及专精特新领域有望实现突破的小市值个股。
本基金保持较为均衡的配置,核心配置汽车、机械、新能源、化工、资源等行业内的优质公司,分享企业中长期的成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