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伦-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A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唐博伦
2025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相较于去年,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出现了几个变化:

第一,年初至今高股息指数跑输宽基指数。一方面,表现较好的AI、生物医药相关板块在高股息和价值板块中敞口较小;另一方面,部分传统股息板块经过过去两年的上涨,估值吸引力下降,出现滞涨情况。

第二,区别于往年,高股息指数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分化,部分板块表现优劣排序为:银行、多品类零售、电信、公用事业。

第三,港股市场增量资金在一季度快速流入后逐渐放缓,而IPO和配售等融资金额在一季度后出现加速。新股和配售市场异常火爆。

向前展望,我们认为,若市场因为资金流入放缓叠加融资加速陷入焦灼,滞涨的高股息板块可能出现超额机会。在股息类资产内部,我们相对看好滞涨的公用事业等板块,它们不仅估值相对较低,且处在资本开支下行周期中,自由现金流呈现改善状态,存在提升股东回报的可能性。

最后,无论市场环境出现何种变化,作为股息基金,我们始终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投资策略。我们认为,这种投资策略从中长期来看能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一季度,在DeepSeek带来的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背景下,市场迎来普涨行情。二季度受海外不确定性因素扰动,4月上旬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但随着外部环境边际改善及投资者信心逐步修复,市场迅速企稳回升并延续上涨趋势。截至6月30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达20.00%,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同期上涨12.88%。宏观层面 ,国内延续“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呈现出“财政政策积极有为,货币政策精准适度”的调控特点。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国内经济运行趋稳。海外因受关税冲突、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波动性显著加剧。在此背景下,“东稳西弱”的分化格局成为上半年全球宏观经济的主要特征。行业表现方面,医疗保健、信息技术领涨,原材料及金融板块表现强劲,能源板块逆势下跌。

上半年,本基金略跑输基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以下两点:

第一,股息资产回报稳健的特性:本基金较大比例地配置了稳定股息类资产。这类资产虽然波动较小,能在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健回报,但在市场单边上涨时,其表现相对落后,导致本基金整体未能充分受益于市场的上涨行情;

第二,投资策略的坚持:本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策略,使得组合与基准指数的偏离度较大。尽管如此,我们并不会因市场的变化而放弃对深度价值和逆向投资方式的坚持。

2025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二季度,港股市场先抑后扬。主要指数在4月上旬出现回撤后,迅速反弹,总体呈现上涨态势。恒生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分别上涨了4.12%和8.55%。

海外方面,4月2日美国超预期的对等关税政策导致全球权益资产大跌,4月9日特朗普政府降低对等关税后,全球市场均开启反弹。国内方面,二季度政策以存量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储备为核心,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此外,5月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后双方均取消了部分关税,“以打促和”的智慧促成了中美双方阶段性和解。港股风险偏好逐步得到改善。

本基金在二季度跑赢业绩基准。一方面,本基金较大比例配置了稳定股息类资产。这类资产在市场单边上涨时可能表现相对落后,但在市场波动时却能为投资者提供保护和相对稳健的回报,从而有效抵御了市场回调的风险。另一方面,本基金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策略,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这使得基金的业绩表现常与指数节奏不一致。我们相信长期来看,这种投资策略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

作为港股红利基金,我们始终坚持挖掘深度价值,致力于构建风险收益非对称的组合,并保持组合股息率处于有吸引力的水平,以满足投资者对港股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一季度,港股市场全线上扬。主要指数在1月上旬出现回调后,呈现上涨态势。恒生指数和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分别上涨了15.25%和3.99%。宏观经济层面,首轮10%关税落地对国内出口企业盈利造成冲击,但民营企业家座谈会释放的营商环境优化信号,叠加DeepSeek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形成了对港股市场的更强支撑,吸引南向和被动资金流入港股。海外来看,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推高通胀预期,美国经济、消费者信心、就业数据低于预期,显示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美国衰退交易升温。总体来看,“东升西落”初见苗头。

本基金在一季度跑输基准。一方面,本基金较大比例地配置了稳定股息类资产。这类资产虽然波动较小,能在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健回报,但在市场单边上涨时,其表现相对落后,导致本基金整体未能充分受益于市场的上涨行情。另一方面,本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策略,使得组合与指数的偏离度较大。尽管如此,我们并不会因市场的剧烈变化而放弃对深度价值和逆向投资方式的坚持。我们相信,长期来看,这种投资策略能够为投资者创造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

作为港股红利基金,我们始终坚持挖掘深度价值,致力于构建风险收益非对称的组合,并保持组合股息率处于有吸引力的水平,以满足投资者对港股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未来我们仍将聚焦港股中的高股息行业和个股。我们持续看好高股息策略在港股市场的表现,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港股市场估值低、股息率高,是股息策略非常适合的市场。港股这个特征在2024年被许多投资者所发现和重点关注,并有望在2025年延续;

第二,港股有大量优质的高股息资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国企改革的深化与国资委对市值管理的严格考核,在港上市的国有企业在业绩稳健的同时,也在逐步提升股东回报;

第三,美国进入降息周期,随着境外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港股的高股息率会显得更有吸引力。

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波动,本基金会始终聚焦港股通中的红利标的,深耕高股息,坚持分散、均衡、逆向的配置风格,为投资者创造一些相关性较低的回报来源。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全年,香港市场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恒生指数上涨17.6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6.37%。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下跌后,于二、三季度迎来大幅上涨,然而四季度再度出现调整。在宏观经济层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稳定房地产市场和促进消费的政策,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海外资金流动方面,在5月加仓后呈现流出状态,在9月又重新流入。社融方面,上半年央行关注资金空转问题,金融数据呈现“挤水分”效应,而四季度随着政府债券发行的支撑,社融增速有所企稳。股票市场方面,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表现较好,而医疗保健和必选消费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年度,港股通红利基金表现跑赢基准,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

1.市场波动中的防御性优势:虽然全年市场呈震荡上行格局,但在部分时间区间内仍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而股息、红利相关板块和个股波动小,在这些时间区间内回撤幅度相对较小;

2.动态优化组合配置:在管理组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高股息和逆周期风格,动态降低估值处于相对高位板块的权重,并提升估值处于相对低位行业的权重。努力使组合整体股息率处于有吸引力的水平,是股息红利基金的宗旨。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四季度,港股市场小幅回调。主要指数在10月上旬创阶段新高后出现回调,并在11月底企稳,12月再度呈现上涨态势。本季度,恒生指数和恒生港股通指数分别下跌了5.08%和3.69%。宏观经济层面,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出台为经济发展和消费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稳定了市场信心。然而,国际环境方面,美联储由偏鸽转向偏鹰,降息节奏放缓,这对外部流动性更为敏感的港股形成了一定压力。此外,美国大选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行业表现方面,港股市场的金融、电新服务等行业领涨,而房地产等行业则面临压力。

本基金在四季度表现尚可。一方面,本基金较大比例配置了稳定股息类资产。这类资产在市场单边上涨时可能表现相对落后,但在市场波动时却能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健的回报,从而有效抵御了市场回调的风险。另一方面,本基金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策略,我们相信长期来看,这种投资策略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

作为港股红利基金,我们始终坚持挖掘深度价值,致力于构建风险收益非对称的组合,并保持组合股息率处于有吸引力的水平,以满足投资者对港股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三季度,港股市场走势先抑后扬,多重利好推动下,9月下旬市场大幅上涨,主要股指均创阶段新高。恒生指数和恒生港股通指数分别上涨19.27%和15.38%。宏观经济层面,一系列重磅政策出台支持经济发展,显著增强了市场风险偏好。同时,美联储降息周期的开启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更宽松的流动性预期,这对外部流动性更为敏感的港股构成了利好。行业表现方面,港股市场的可选消费行业领涨,而能源行业则面临压力。

本基金在三季度未能跑赢基准,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本基金较大比例地配置了稳定股息类资产。这类资产虽然波动较小,能在市场波动时提供稳健回报,但在市场单边上涨时,其表现相对落后,导致本基金整体未能充分受益于市场的上涨行情。另一方面,本基金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策略,使得组合与指数的偏离度较大。尽管如此,我们并不会因市场的剧烈变化而放弃对深度价值和逆向投资方式的坚持。我们相信,长期来看,这种投资策略能够为投资者创造更为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

展望四季度,我们看好以下三个方向:首先,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洼地,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以及美国降息周期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因此,我们适当配置了低位周期性股息资产,以增加组合的弹性;其次,虽然港股行情向好,但我们持续警惕欧美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全球包括港股市场的影响将较大,稳定高股息资产是对冲此类风险的较优质选择;最后,前期下跌过多的板块,如内需、医药等,也涌现出新的高股息投资机会,并且它们对海外经济增长放缓的敏感度较低,因此,我们从三季度开始便对这些板块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并认为它们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中实现较好的回报。

作为港股红利基金,我们始终坚持挖掘深度价值,致力于构建风险收益非对称的组合,并保持组合股息率处于有吸引力的水平,以满足投资者对港股股息资产的配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