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朗-易方达沪深300量化增强基金(及原易方达量化衍伸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明朗
2025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尽管贸易谈判依然有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风险尚未消除,但国内的政策应对工具丰富,可对经济起到对冲和支撑的作用。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在利率下行和政策引导的环境下保持充裕,叠加弱美元环境,外部资金也有流入的机会,因此股市风险偏好有望维持,我们看好A股后续表现。

管理人在下阶段的投资运作中,将坚持使用基本面量化模型优选质地优良、性价比有优势的标的进行配置,重点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内,国内经济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体现了一定的韧性。一、二季度的GDP增长平稳,分别为5.4%和5.2%。制造业PMI数据在四月受到外部冲击降至荣枯平衡线之下后,五、六月边际回升。从M2指标来看,上半年的货币增速稳中有升,在六月达到上半年新高8.3%,显示整体经济的扩张动能在逐渐改善。消费方面,虽然国际形势复杂、外部冲击较大,但在以旧换新的政策支持下社零有韧性。投资方面,尽管地产投资负贡献较大,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保持高增速,托起了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而整体经济保持平稳。

从股票市场表现来看,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0.03%,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3.31%,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0.53%。虽然国际环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投资者对A股市场依然保持乐观,市场交投活跃整体偏强。从行业表现来看,有色金属、银行和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较好,煤炭、食品饮料和房地产等行业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本基金依托量化选股模型,平衡中长期基本面与短期情绪指标,优选长期质地好、中短期具有性价比的公司进行均衡配置。在市场的震荡行情中,本基金积极进行调仓换股,坚持配置基本面相对优质的标的,并通过量化指标回避因标的拥挤度过高带来的风险。本基金在下阶段的投资运作中仍将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以长期稳健收益为目标持续优化策略模型,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投资回报。

2025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运行平稳略有放缓,内需稳中有升。二季度的制造业PMI数据虽呈现上行趋势,但最新的读数仍在荣枯平衡线之下。M2数据相较一季度有所抬升,指向整体信用扩张边际改善;而M1数据同比增长也有所改善,指向整体经济活跃度提升。价格指数相对较弱,CPI与PPI同比4-5月读数都在低位徘徊,PPI边际走弱。分项来看,1-5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降至3.7%,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有明显抬升,刺激政策对消费的呵护效果显著。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下,二季度A股呈现宽幅震荡上行,上证指数录得3.26%涨幅,沪深300指数涨幅为1.25%,中证500指数涨幅为0.98%,创业板指数涨幅为2.34%。从行业表现来看,国防军工、银行和通信等行业表现较好,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钢铁等行业表现较差。从市场风格来看,价值风格表现好于成长风格。

报告期内,作为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将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配置基本面较好且性价比占优的标的,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呈现景气上行,整体供给仍强于需求。一季度的制造业PMI数据呈现上行趋势,一月之后站在荣枯平衡线之上。M2数据仍在低位徘徊,整体经济信用扩张尚待观察;而M1数据同比维持正增长,但仍然在低位徘徊,整体经济活跃度不高。价格指数也相对较弱,1-2月CPI与PPI同比都在低位徘徊,还未见明显抬升。分项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相较去年年底明显抬升,消费数据也有所改善,经济有望在政策呵护下逐渐恢复信心与活力。

在经济弱活力逐渐恢复的环境下,A股市场在一季度成交活跃,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势。上证指数收益率为-0.48%,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21%,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2.31%,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1.77%。风格上小盘相对大盘略占优,在成交活跃的环境下风险偏好处在相对高位。从行业表现来看,有色金属、汽车和机械等行业表现较好,煤炭、商贸零售和石油石化等行业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作为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将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配置基本面量化且性价比占优的标的,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投资者对国内市场保持乐观。经济层面,自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来政策不断出台,缓解了制约经济发展的堵点,房地产市场也逐渐走出过去的悲观态势,部分城市地产市场出现升温。资本市场层面,由于自上而下政策的呵护,市场迎来了大幅反弹,并且市场交投保持活跃,受到政策鼓励的AI科技领域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后续有望持续出现优秀的投资标的。前期反应相对较弱的新能源、医药和内需消费等板块也具备较好的估值性价比,后续有望随着经济复苏获得较好的回报。市场风格来看,看好成长风格。

管理人在下阶段的投资运作中,将坚持使用基本面量化模型优选质地优良、成长性好、估值性价比占优的公司进行配置,重点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GDP增速为5.0%,价格方面CPI同比略正,PPI同比呈现负增长。全年看,经济增长需求不强,PMI指数在年中也低于荣枯线,九月下旬政策自上而下加大对经济和市场的呵护,国内整体信心得到提振,PMI指数四季度又站上荣枯线。结构上来看,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5%,呈现供给强于需求的局面。

从股票市场来看,2024年A股整体先抑后扬,各大宽基指数表现相较前两年都有显著的改善。上证指数收益率为12.67%,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4.68%,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5.46%,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13.23%。行业表现来看,银行、非银金融、通信、家用电器和电子涨幅靠前,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和轻工制造跌幅靠前。从风格走势来看,价值风格优于成长风格,大盘风格优于小盘风格。

报告期内,作为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灵活运用投资工具,配置基本面好且性价比占优的标的,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呈现复苏现象,经济景气度提升的同时金融数据也有所改善。四季度,制造业PMI数据回到了荣枯线水平之上,最新的12月数据为50.1,连续三个月站上了50的分水岭。M2数据小幅回升,同比增速从9月的6.8%回升到了11月的7.1%;M1数据同比降幅收窄,指向整体经济活动活跃度有所恢复。价格指数相对较弱,CPI同比、PPI同比依旧在低位徘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相比三季度有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资依旧受房地产投资拖累。地产销售数据在四季度有改善,后续的持续性有待观察。

在国内经济景气好转的环境下,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显示了对经济及资本市场呵护的定力,市场保持较高的活跃度,结构性机会轮番出现,市场整体在9月大幅冲高后保持震荡。上证指数收益率为0.46%,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2.06%,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0.30%,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1.54%,风格上,小盘跑赢大盘,呈现较高风险偏好状态。从行业表现来看,商贸零售、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表现较好,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作为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配置基本面较好且性价比占优的标的,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呈现走弱的态势,整体需求不足,供过于求。9月制造业PMI回升到49.8,但依然在荣枯平衡线之下,且结构上供给指标好于需求指标。广义货币供应量M2在低位徘徊,整体经济信用并未扩张;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扩大,整体经济活动不活跃。价格指数也相对较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也在低位徘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的负值也有所加大。分项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和消费同比数据都在年内低位,城镇调查失业率也有抬升的迹象。宏观数据和日常生活的中微观行业表现相互印证,经济活动明显承压。

在国内经济弱复苏的环境下,9月底央行及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提振经济、稳定楼市及股市的相关措施,市场信心得到极大的提振,随之市场转向大幅上涨,三季度主要指数均录得正收益。上证指数收益率为12.44%,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6.07%,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16.19%,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29.21%,整体风格上呈现风险偏好提升状态。从行业表现来看,非银金融、房地产、计算机等行业表现较好,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行业表现较差。

报告期内,作为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配置基本面良好且性价比占优的标的,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