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桢霄-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QDII)A(人民币份额)基金(及原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混合发起式(QDII)A(人民币份额)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杨桢霄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下跌0.48%,沪深 300 指数下跌1.21%,创业板指下跌1.77%,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29%,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2,表现较好。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上涨15.25%,恒生医疗保健上涨25.23%,表现突出。细分行业角度,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及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细分行业表现突出。美股方面,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28%,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42%,XBI(标普生物科技ETF)下跌9.94%,表现一般。

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相关公司的表现,维持在该方向上的配置仓位,并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进行优化;另外在美股方面,精选细分行业龙头及中国资产相关的公司进行配置。

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力争回报大家的信任。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8636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9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89%;C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8544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89%。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国内方面,我们认为尽管过去几年医药指数表现疲软,但中国的医药产业一直在稳步前行,尤其在全球市场上,影响力日益增强。创新药临床数量已经与美国并驾齐驱,早期临床数量已超越美国;创新药国际化出海再创历史新高。据不完全统计,license out(许可转让)交易总金额已超过400亿美元,这不仅是中国医药创新力量崛起的重要标志,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在全球医药创新领域的影响力持续攀升。

海外方面,我们认为医药创新仍在持续进行,并且有了AI的支持,未来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所以我们持续关注全球医疗领域前沿创新,对我们比较看好的细分产业趋势进行配置,无论是医疗器械方面的新的治疗手段,还是创新药领域新的技术平台或者新的靶点。

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力争为投资者带来可持续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行情。主要宽基指数中,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2.67%,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创业板指录得13.23%涨幅;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上涨17.67%,美股市场道琼斯工业指数与纳斯达克指数分别实现12.88%和28.64%的涨幅。2024年,医药行业经历了极具挑战的一年,无论A股、港股还是美股,全球医药行业都显著跑输当地市场的综合指数。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全年下跌14.33%,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末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同步回调18.93%,美股生物科技板块(XBI指数)仅微涨1%。

本基金秉持全球视野下的医药产业投资逻辑,充分发挥QDII资格优势,构建跨市场投资组合。核心策略聚焦两大维度:深度挖掘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医药资产,积极布局全球医药创新前沿领域。报告期内,基于对产业周期、估值水平及创新趋势的综合研判,我们维持了较高权益仓位配置。在国内,我们重点看好“创新+出海”方向的严肃医疗领域,重点配置了创新药这一细分行业,自下而上的选择在全球都具有竞争能力的国内公司进行配置;在海外,我们也寻找全球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前沿创新公司进行配置。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0.46%,沪深300指数下跌2.06%,创业板指下跌1.54%,申万医药指数下跌7.70%,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7,表现居后。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下跌5.08%,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14.73%,美股市场,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5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6.17%,XBI(标普生物科技ETF)下跌8.85%,无论是A股、港股还是美股,医药指数均显著跑输主流指数。

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药相关公司的表现,维持在该方向上的配置仓位,并自下而上精选个股进行优化;另外,考虑到美股的医药股在降息周期中一般有较好的表现,我们继续提升美股的配置仓位,主要配置全球细分行业龙头以及技术创新的前沿方向公司。

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力争回报大家的信任。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7202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0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57%;C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7133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0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6.57%。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12.44%,沪深300上涨16.07%,创业板指上涨29.21%,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7.62%,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1。港股市场,恒生指数上涨19.27%,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31.32%。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报告期间医药指数大多数时间都跟着大盘指数一起下跌,直到迎来9月份最后5个交易日的强力反弹。细分行业当中前期下跌较多的CX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消费医疗等细分行业反弹幅度最大。美股市场,道琼斯指数上涨8.2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57%,代表biotech(生物科技)的XBI上涨6.58%,表现比较平稳。

报告期内,本基金继续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相关的医药公司的表现,另外考虑到美联储已经开始降息,美国的创新相关的医药公司也会在降息周期中有较好的表现,因此提升了一些美股的配置仓位。

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力争回报大家的信任。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818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0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54%;C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811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7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54%。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年初至今,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的医药行业指数均表现不佳,下跌都超过20%。自2021年年中见顶以来,医药指数已连续4年下跌,A股医药指数从高点回落接近50%,港股更是回落超过70%。无论是行业估值还是全市场基金对医药的配置都处于历史低位,反映了市场对医药行业整体的悲观预期。

报告期间,由于去年的高基数以及外部环境的扰动,行业同比增长表现一般。短期的业绩逆风叠加市场对长期国内医保资金收支平衡压力以及海外地缘政治影响的持续担忧,可以大致解释医药行业的悲观预期。尽管如此,我们仍坚定看好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去年是中国医药产业逐渐复苏的一年,整个产业已经度过了前几年较为艰难的转型期,开始进入发展的新周期。一方面,从行业内生发展角度看,过去几年行业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现在开始逐步进入新产品的收获期,同时这些创新产品大都具有一定的全球竞争力,能够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从行业外部政策支持角度看,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将持续助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站在当前展望未来,在国内,我们认为短期的业绩逆风终会过去,医药行业的主要矛盾将逐步从存量风险转向增量贡献。随着行业内的公司陆续进入新产品周期,行业整体业绩也会逐步回暖。因此,我们看好国内医药行业的投资价值,从大方向来看,我们看好严肃医疗,具体细分行业包括创新药和创新器械耗材等,自下而上选择风险出清、处于新产品周期且具有国际化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另外,我们认为全球的医药科技创新仍在不断向前推进,尤其是在肿瘤、自免等治疗领域,一些新的技术平台比如细胞治疗、PROTAC(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等有可能会产生持续的进展突破,也会从中自下而上的选择相应的公司进行配置。

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力争回报大家的信任。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0.25%,沪深300指数上涨0.89%,创业板指下跌10.99%,申万医药指数下跌21.09%,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倒数第6,表现较差。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3.94%,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27.60%,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医药指数都显著跑输市场。美股方面,道琼斯指数上涨3.7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8.13%,而代表biotech(生物科技)的XBI指数上涨3.96%,表现一般。

本基金专注于医药行业投资,并且拥有QDII资格,能够同时投资于A股、港股、美股以及其他境外股票,不受公司上市地点限制,其核心策略是希望能够通过投资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本土的医药行业公司或者其他处于医药创新前沿的全球医药公司来分享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

在报告期内,综合考虑医药产业发展的趋势、行业所处的位置、未来的发展空间以及当前的估值情况,我们整体看好医药行业的表现。在A股和港股,我们看好国内医药行业当中符合“创新+出海”方向的严肃医疗板块,具体包括创新药和高值耗材等细分行业;在美股,我们除了看好创新器械耗材之外,认为美股biotech也渡过了之前的融资困难时期,一些公司随着创新管线产品临床的不断推进开始展现投资价值,因此提高了美国biotech的投资比例。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下跌2.43%,沪深300指数下跌2.14%,创业板指下跌7.41%,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0.2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0名,表现较差;境外方面,港股恒生指数上涨7.12%,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8.15%,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7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8.26%,其中代表biotech(生物科技)的XBI指数下跌2.18%。无论是A股、港股还是美股,医药行业均显著跑输主要指数。

本基金继续看好中国医药行业尤其是创新相关医药公司的表现。报告期内医药行业表现相对较差,从基本面角度主要是行业中短期的业绩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和去年高基数影响,整体有一定压力,但我们判断从中长期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中国医药行业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逐步进入到创新产品的新周期,并且这个新周期不仅是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因此本基金主要配置中国医药行业当中真正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全球实现价值的公司。

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力争回报大家的信任。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A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7056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7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25%;C类基金份额净值为0.7006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4.26%,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