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5年第2季度
- 2025年第1季度
- 2024年年度
- 2024年第4季度
- 2024年第3季度
- 2024年中期
- 2024年第2季度
- 2024年第1季度
- 2023年年度
- 2023年第4季度
- 2023年第3季度
- 2023年中期
- 2023年第2季度
- 2023年第1季度
- 2022年年度
- 2022年第4季度
- 2022年第3季度
- 2022年中期
- 2022年第2季度
- 2022年第1季度
- 2021年年度
- 2021年第4季度
- 2021年第3季度
- 2021年中期
- 2021年第2季度
- 2021年第1季度
- 2020年年度
- 2020年第4季度
- 2020年第3季度
- 2020年中期
- 2020年第2季度
- 2020年第1季度
- 2019年年度
- 2019年第4季度
- 2019年第3季度
- 2019年中期
- 2019年第2季度
- 2019年第1季度
- 2018年年度
- 2018年第4季度
- 2018年第3季度
- 2018年中期
- 2018年第2季度
- 2018年第1季度
- 2017年年度
- 2017年第4季度
- 2017年第3季度
- 2017年中期
- 2017年第2季度
- 2017年第1季度
- 2016年年度
- 2016年第4季度
- 2016年第3季度
- 2016年中期
- 2016年第2季度
- 2016年第1季度
- 2015年年度
- 2015年第4季度
- 2015年第3季度
- 2015年中期
- 2015年第2季度
- 2015年第1季度
- 2014年年度
- 2014年第4季度
- 2014年第3季度
- 2014年中期
- 2014年第2季度
- 2014年第1季度
- 2013年年度
- 2013年第4季度
- 2013年第3季度
- 2013年中期
- 2013年第2季度
- 2013年第1季度
- 2012年年度
- 2012年第4季度
- 2012年第3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二季度,A股市场方面,沪深300指数上涨1.25%,上证指数上涨3.26%,创业板指数上涨2.34%。香港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上涨4.1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90%。
地产方面,1-5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9%,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3.8%,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进入二季度以来,主要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再次下行,至近5年的最低水平,房地产行业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CPI方面,从2月到5月连续四个月为负,物价仍面临较大的向下压力。股票市场方面,二季度分化明显,军工、银行、通信等行业表现较好,而食品饮料、家电、钢铁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调整了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我们认为,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行和物价指数为负是投资者对国内需求信心不足的核心原因。且GDP平减指数近两年持续为负,投资者将目前的状况线性外推为中期甚至长期不变,因此长期国债的利率维持在与经济发展潜力不匹配的很低水平,权益投资者偏好类国债的或外需为主的资产。我们并不认同对国内需求和经济的悲观预期,我国的人均GDP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水平,离中等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叠加科技进步,有望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继续向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迈近,经济发展的成果也终将反映到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进而反映到优质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上。
我们理解,由于投资久期的不同,投资者在同一个公司上做出相反的判断十分正常。从长期投资者的维度,首先我们认为悲观预期会在某个时刻被打破,一个标志是长期国债收益率不再维持在与经济发展前景不匹配的低水平,虽然我们难以判断具体的时点,但是投资上判断什么发生比判断什么时候发生要重要得多。此外,我们将不断审视组合中公司的竞争力在经济下行期是否得以巩固甚至增强,在未来经济好转时能否获得更强的竞争地位。总体来看,我们认为持仓公司的估值已经反映了未来盈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预期,低估值叠加可观的股东回报的保护,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4.9307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0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方面,沪深300指数下跌1.21%,上证指数下跌0.48%,创业板指数下跌1.77%。香港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上涨15.2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6.83%。
地产方面,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8%。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出现回暖的信号,北京、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创一年新高。2月份,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提振了市场信心。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提出2025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并将适时进行降准降息。股票市场方面,一季度分化明显,有色、汽车、机械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煤炭、商贸零售、石油石化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一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了消费和科技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对2025年的经济仍有较大分歧,我们也难以做出高确信度的判断。然而,如果自下而上观察,我们看到部分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改善,企业家的预期也更加理性,企业的经营质量不断改善,利润率、周转率、自由现金流等指标不断变好,部分企业家的资本配置能力也有所提升,能够更加审慎地评估投资新业务和帮股东加码老业务之间的优劣,回报股东的决心也不断增强。我们认为,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进入尾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也有托底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与其纠结于经济,不如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毕竟,股票的收益率是由企业的收益率决定的,拉长来看应该大致相当于企业的ROE水平。过去几年发生的股票收益率连续低于企业ROE水平的现象,我们认为不会长期持续下去。
我们将专注于寻找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竞争力和定价能力突出、行业空间广阔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这些公司能在加深护城河的同时,远期能为股东创造出显著更多的自由现金流。我们希望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发现并持有少数这样的公司,来分享这些公司的经营收益。无论何时,我们持有的公司都在不断创造自由现金流,这些不断积累的自由现金流将积累到企业的内在价值上,而企业内在价值的不断提升最终将会投射为企业长期的市值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5.3059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4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19%。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过去几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从2021年的18.19万亿元下降到2024年的9.68万亿元,降幅为46.8%,部分影响了经济增长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去杠杆效应。市场线性外推困难持续,体现在:30年国债收益率从2024年初的2.8%附近下行至年底的1.9%附近,股票市场青睐类似债券的资产,陆股通资金出现了开通以来第一次年度净流出。这与2021年时市场对经济的极其乐观预期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认为,市场先生两次都体现出了相当的非理性。人类大脑对两分法的天然青睐,使市场参与者更容易接受极端化的叙事模式,摇摆在“非常好”或者“非常差”之间。而事实上,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很少发生,在“非常好”和“非常差”之间还充满了很多可能。即使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也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例如,即使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其最近出版的自传中也写了自己的曲折经历,经过27到42岁在德州仪器顺利的职业生涯发展后,在42岁到54岁这十几年相继在德州仪器和通用器材遇到了不少困难,但54岁他成为台湾工研院院长并在1987年创办台积电,台积电的发展也经历了诸多坎坷,37年后台积电成为全球市值前十的企业。
在科技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方面,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和头部互联网企业最近推出的大模型都得到了好评,追近了与世界领先企业的距离。有意思的是,这些企业并不是人工智能浪潮之初市场最看好的企业,我们也无法预料它们一定能笑到最后。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此,正如吴敬琏先生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写到的,“推动中国经济崛起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扩展使个人和企业的自由选择权得到了发挥空间,这种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的自由选择权的扩大,为劳动、资本与技术的有效组合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而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我们认为,中国优秀人才的勤劳与智慧毋庸置疑,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中国科技企业最终会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占据很有分量的位置。
所有的经济体和企业最终都会面临增长的放缓,然而,通过效率提升的增长方式相比资本密集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质量更高,持续性也更强。对企业来说,竞争格局通常更加稳定,自由现金流/净利润比例也有望改善。终极意义上,企业的买家是自己,当估值便宜时,上市公司应该具备买下自己全部流通股的能力。当然,这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回报过高,由于投资者之间的竞争,股价最终会上涨,导致回报下降。在过去几年,不少中国优质上市公司在股东回报方面有质的提升,市场很可能低估了这对投资者回报的长期效应。而且,我们认为,公司治理的差距会越来越显著地反映在估值差异上。
市场先生从来不会因为报价不被接受感到被冷落,相反,每天都会充满热情地提供新的报价。理性投资者不应受报价的影响,不管这家企业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选择企业和看待价格的标准应是统一的,自由现金流是投资者回报的唯一可靠来源。我们认为,不论是企业的信心、老百姓的信心,还是全球其他国家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心,这些信心的恢复很可能是共振的。中国优秀上市公司扎实的基本面和很有吸引力的估值早晚会被察觉。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A股市场震荡上涨,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上证指数上涨12.67%,创业板指数上涨13.23%。香港市场震荡上涨,恒生指数上涨17.6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26.37%。
地产方面,1-12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4亿平米,同比下降12.9%,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14亿平米,同比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8万亿元,同比下降17.1%,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8.49万亿元,同比下降17.6%。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03万亿元,同比下降10.6%。3月,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月,多个部门推出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包括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9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一年期LPR下调0.25个百分点到3.1%。五年期LPR下调0.25个百分点到3.6%。地产政策方面,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从25%下调到15%。债券市场方面,国债收益率特别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至低于2%。股票市场方面,全年分化明显,通信、电子、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表现较好,而社会服务、医药、农林牧渔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全年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了科技、消费和医药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方面,沪深300指数下跌2.06%,上证指数上涨0.46%,创业板指数下跌1.54%。香港市场方面,恒生指数下跌5.0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2.93%。
地产方面,1-11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9.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4%。12月,30年国债收益率下降到2%以内。货币政策方面,10月21日,一年期LPR下调0.25个百分点到3.1%,五年期LPR下调0.25个百分点到3.6%。股票市场方面,四季度分化明显,商贸零售、银行、纺织服装等行业表现较好,而医药、电力设备、有色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四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了科技和周期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我们每年都会评估组合内公司的内在表现,以此来回顾和评价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虽然组合净值今年微涨,但我们认为,这个涨幅依然落后于其内在价值的提升幅度。在管理基金的12年多的时间里,有几个时点,例如2014年初和2024年底等,绝对估值都是很低的水平。如果进一步考虑无风险利率水平,2024年底的30年国债收益率只有2014年初的不到一半,两者对比,显然2024年底的估值更有吸引力。
在过去绝大部分时间内,高质量(竞争优势突出、高投资回报率ROIC、充沛自由现金流)和高股息率两种属性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资产兼得。高质量资产往往存在估值溢价因此股息率不高,而高股息率资产有相当比例都有高杠杆或强周期的属性,ROIC通常不高。但现在,我们能找到越来越多同时满足高质量和高股息率两种属性的资产。这些公司在过去相对困难的环境中,通过自身经营效率的提升实现了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的稳定或持续增长,体现出应对逆境的能力。不少公司也展现出增加回报股东的能力和意愿,而且有望成为中长期的承诺,这无疑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回报。长期投资者可以在不新增投资的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加(通过公司回购直接实现或者分红再投资间接实现)持有的优质公司的股权比例。
此外,有相当比例的优质公司还具有“顺周期期权”,一旦经济好转趋势更加稳固,例如社零增速向上突破2%-3%的区间,现有估值所隐含的短中长期的悲观增长预期有望修正,国内和海外投资者的中长期信心也有望重建。还有一些公司有“科技期权”,这些优质公司有顶级的人才,同时也有大量的数据和应用场景,在AI方面持续大力投入,不论AI带来效率提升还是出现新的变现场景,这些公司有望显著受益。更有吸引力的是,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估值中,“顺周期期权”和“科技期权”并没有包含在内。
对于很多优质公司,目前市场共识是感知到有不少风险的状态。但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感知的风险”和“实际的风险”通常会出现偏差。正所谓,市场先生不是指导投资者的,而是服务投资者的。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先生对不少优质公司提出的报价很有吸引力。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4.8948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8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9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三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上证指数上涨12.44%,创业板指数上涨29.21%。香港市场同样上涨,恒生指数上涨19.2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8.60%。
地产方面,1-8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8.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3.6%,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2%。政策方面,9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货币政策方面,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地产政策方面,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一系列政策快速落地,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从25%下调到15%,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股票市场方面,三季度分化明显,非银金融、地产等表现较好,而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三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优化了科技和消费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传统意义上,投资者多用“成长思维”和“边际变化”去看待科技或消费行业的龙头公司,一旦出现盈利增长放缓或下滑,会条件反射式地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事实上,考虑这些公司过去通常享有估值溢价,即预期内的超额增长,这种反应有一定合理性。同时,在看待红利类公司时,投资者多用“价值思维”和“绝对价值”去看待,考虑这些公司在过去的估值折价,大家对周期性的盈利波动通常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经历了三年多反向的股价变化后,我们发现一些消费龙头的股息率水平,已经处于全市场靠前的水平,超过相当数量的红利指数成分公司。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在分析这些公司时会多一些比较的维度,即和红利指数成分股互相比较自由现金流的产生能力、资产负债状况以及管理层分红的意愿等,在这些维度上,我们认为这些消费龙头甚至也高于很多红利类公司。
如果综合考虑股东回报——回购和分红,目前一些科技龙头和消费龙头的股东回报水平,不论绝对还是相对水平都是很高的。我们也十分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也更加坚定地表达了持续回报股东的决心。如果未来股价保持平稳,我们甚至有望看到某些龙头公司8到10年后总股数减半,这对长期持有的股东意味着不额外花钱就让自己的持股比例翻倍。虽然股价在季末有所上涨,但股东回报率依然在历史最高水平的附近,再考虑较低的30年国债收益率,两者的差值无疑也在较高水平附近。
我们认为,9月底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望使经济企稳,并打破市场对经济的持续悲观预期,也将打破对企业盈利持续下修的预期。关于长期的发展前景,我们在之前的定期报告中已经论述多次,因此不再赘述。总之,只要相信10年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会比现在更好,科技和消费龙头企业会走出目前阶段性的增长困境,重新进入成长期。在目前的环境下,市场先生罕见地报出了价格,让投资者可以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优秀的公司股权。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5.4293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7.9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14%。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出现了竞争加剧和整体盈利能力下降的情况。一些企业面临的困境,正如想要观看一场盛大的沿街演出,就不得不踮起脚尖,而很快,其他人也都逐渐踮起了脚尖,尽管累得几乎抽筋,却还是很难看到想看的演出。
人们往往倾向于崇尚复杂的东西,不屑于显而易见的东西,认为它们太过简单。事实上,投资与奥运跳水比赛的计分方式并不相同,难度系数并不重要。能正确投资一家有着单一成功要素、简单易懂并且可持久保持下去的公司,与投资一家有着多项竞争变量且复杂难懂的公司相比,即使后者已经经历缜密而深入的分析,两者的回报难言孰优孰劣。
回顾历史上自己所做过的判断,在试图跨“七尺高栏”时比试图跨“一尺高栏”时容易犯错。正如做预测时,始终都不应该忘记“基础比率”是非常强大的预测工具。其实质是,我们自己并不比其他人强多少。如果这件事本身很难,别人做这件事的失败概率很大,那么自己做这件事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也是失败。正如芒格所说,钓鱼的两条原则是:第一,在有鱼的地方钓鱼;第二,记住第一条。
在梳理投资逻辑时,如果对一些重要的问题产生迟疑,反复思考仍然难以得出答案时,对自己诚实是十分重要的。正如费曼说的,第一原则是不要骗自己,因为你自己是最容易被骗的人。就投资而言,人们应该注意的不是自己到底知道多少,而是能够清晰地界定出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作为投资人,只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像旁观者一样冷静地看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沪深300指数上涨0.89%,上证指数下跌0.25%,创业板指数下跌10.99%。香港市场震荡上涨,恒生指数上涨3.94%,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9.77%。
地产方面,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5.0%,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1%。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三中全会也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5月份,多个部门推出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包括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债券市场方面,国债收益率特别是长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30年国债收益率下行至低于2.5%。股票市场方面,上半年分化明显,类似债券的红利资产为主的行业如银行、公用事业等表现较好,而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传媒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
本基金在上半年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调整了消费和医药等行业的结构。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