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4年第4季度
- 2024年第3季度
- 2024年中期
- 2024年第2季度
- 2024年第1季度
- 2023年年度
- 2023年第4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 年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出现积极变化。从国内经济来看,制造业方面,四季度制造业PMI回升并稳定在荣枯线以上,显示出制造业生产活动加速扩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服务业受节假日消费旺季以及政策刺激等因素的双重作用,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和增长活力,服务业PMI持续稳定在荣枯线上方。消费领域,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消费市场活力显著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速有一定回升,居民消费信心得到有效修复和提升。本报告期内,政策端持续出现乐观的信号,化债政策有望对经济产生积极的效应,央行与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呵护态度也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
在市场方面,四季度整体活跃度较高。主要市场指数涨跌互现,其中上证指数的收益率为0.46%,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2.06%,中证2000指数的收益率为8.40%;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1.54%,价值风格的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2.07%。从风格维度来看,本报告期市场活跃,小盘明显跑赢大盘,但价值与成长风格差异不明显。
在投资策略上,本基金一如既往地使用量化方法,以刻画偏股混合型基金整体的风格特征作为投资参考,严格控制投资策略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风格的偏离度。我们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优化,不断提升模型的Alpha能力和策略的多样化程度,从而能够从更多维度获取超额收益。
展望2025年,尽管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国内政策的持续发力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将为经济增长和资本市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基金将继续坚持模型驱动的投资理念,持续迭代投资模型,不断优化投资策略和组合配置,在严格的风险控制下,以获取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目标,积极捕捉市场机会,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超额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宏观维度上国内经济继续承压。三季度制造业PMI持续处于荣枯线下方,服务业PMI在9月也回落至荣枯线下方,经济的复苏有一定压力。从消费上看,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滑至3.4%,居民消费信心持续不足。从投资端来看,8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滑至3.4%,投资端对经济复苏的压力仍然较大。但是,报告期内,政策端出现较为乐观的转变,政策对经济复苏的支持增强了市场信心,央行与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给予了较大的支持,这些积极的举措使得市场与经济有望持续回暖。
从市场表现来看,三季度市场波动相对二季度有所放大。主要市场指数三季度均取得较好表现,其中上证指数收益率为12.44%,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6.07%,中证2000指数的收益率为17.67%,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29.21%,价值风格的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6.43%。从风格维度来看,本报告期大小盘表现差异不大,但是成长风格明显跑赢价值风格。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仍然使用量化的方法刻画出偏股混合型基金整体的风格特征,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投资参考,保持投资策略与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风格的偏离在可控的范围内。在本报告期,我们对模型做了进一步升级迭代,将更多的另类数据因子纳入模型中,增强了模型的Alpha能力,从更多的维度去获取更丰厚的超额收益。
展望未来,本基金将继续坚持模型驱动的投资理念,持续迭代投资模型,在严格的风险控制下努力获取超越业绩基准的收益,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超额回报。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宏观经济可能仍然会处于弱复苏状态,新质生产力有望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我们现在可以更乐观一些。因为从宏观维度来看,经济逐步企稳;从政策维度看,房地产的支持政策与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有望支撑起经济的韧性;从量化的角度来看,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倒数减去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权益资产性价比指数仍然处于历史低估区间,表明当前权益资产处于具有性价比的位置。站在这个时点,在未来经济弱复苏、政策积极的背景下,以较高性价比的资产价格去持有权益资产大概率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从风格角度来看,下一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成长风格可能会占优。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上半年,国内经济整体呈弱复苏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上半年仅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上方;服务业PMI整体相对较好,上半年均处于荣枯线上方。从消费上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3.7%,月度上呈现增速下滑态势,说明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对经济的刺激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从投资端来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3.9%,月度上同样呈现增速下滑态势,说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有待进一步发力。上半年,房地产政策出台较多,体现了政策对于房地产的呵护,使得经济整体处于稳中向好的发展。
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半年宽基指数整体表现震荡,其中上证指数收益率为-0.2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0.89%,中证2000指数的收益率为-23.28%,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10.99%,价值风格的中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7.75%。从风格维度来看,在宏观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大盘明显跑赢小盘,价值风格明显战胜成长风格。
报告期内,我们对模型进行了升级迭代,将交易类因子纳入了模型中,进一步地实现了模型的多样化,从更多的维度去积累更丰厚的超额收益,并保持投资策略与偏股混合型基金风格的偏离在可控的范围内,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超额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报告期内,宏观维度上国内经济复苏承压,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PMI近两个月有所回落,目前处于荣枯线下方;服务业PMI(采购经理指数)整体相对较好,二季度均处于荣枯线上方。从消费上看,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下滑至4.1%,说明居民消费信心仍然不足,消费对经济的刺激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从投资端来看,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回落至4.0%,说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有待进一步发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二季度市场波动相对一季度有所放缓。主要市场指数二季度略有回调,其中上证指数收益率为-2.43%,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2.14%,中证2000指数的收益率为-13.75%;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7.41%,价值风格的上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1.06%。从风格维度来看,本报告期仍然是大盘、红利价值占优。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仍然使用量化的方法刻画出偏股混合型基金整体的风格特征,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投资参考,保持投资策略与偏股混合型基金风格的偏离在可控的范围内。在本报告期,我们对模型进行了升级迭代,将交易类、市场博弈类的因子纳入了模型中,进一步地实现了模型的多样化,从更多的维度去攫取更丰厚的超额收益。
展望未来,本基金将继续坚持模型驱动的投资理念,持续迭代投资模型,本基金以在严格的风险控制下获取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目标,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超额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宏观维度上国内经济处于复苏通道,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3月份超预期回到荣枯线上方,服务业PMI整个一季度均处于荣枯线上方,说明宏观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服务业复苏速度相对较快;但消费上看,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仅5.5%,说明居民消费信心恢复仍然较为缓慢,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从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市场波动较大,尤其是小盘股出现较大波动,市值因子也出现了相对历史上的极端波动;主要市场指数一季度表现分化,其中上证指数收益率为2.23%,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3.10%,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为-7.58%,中证2000指数的收益率为-11.05%,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3.87%,价值风格的上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10.12%。从风格维度来看,红利价值风格跑赢成长风格,大盘风格占优于小盘风格。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仍然使用量化的方法刻画出偏股混合型基金整体的风格特征,并以此作为我们的投资参考,保持投资策略与偏股混合型基金风格的偏离在可控的范围内。在本报告期,我们继续使用量化多因子模型来获取超额收益,在模型迭代的过程中我们相对以前的模型更多地考虑了偏交易类、市场博弈类的因子,力争从多个维度上获取更丰厚的、差异化的超额收益。
展望未来,本基金将继续坚持模型驱动的投资理念,持续迭代投资模型,在严格的风险控制下获取超越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的收益,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超额回报。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宏观经济可能仍处于弱复苏状态,但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我们可以更乐观一些。从量化的角度来看,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倒数减去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权益资产性价比指数已经来到了历史上的极端值区间,这表明当前权益资产处于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位置。虽然2023年对于权益市场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一年,但站在这个时点,在未来经济弱复苏背景的加持下,以较高性价比的资产价格去持有权益资产大概率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从风格角度来看,2024年市场可能会切换到成长风格占优的行情。因为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美债收益率逐步回落,全球风险偏好提升,且国内信用利差进一步收窄,市场情绪有望修复,故而成长股可能表现更好。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2023年,国内实体经济处于波动的弱复苏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一季度恢复较快,二季度恢复力度出现了边际走弱的趋势,三季度整体呈现逐步企稳回升,四季度再次回落到荣枯线下方并逐月下滑。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维度上,2022年低基数的因素促使2023年上半年增速较高,但下半年累计同比增速开始缓慢下降,消费复苏的态势向好但仍然较弱。从固定资产投资维度看,累计同比指标虽然正增长,但全年呈现下滑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仍然处于较弱的状态;同时,年内出台较多房地产的刺激政策,体现了政策对于房地产的呵护,使得经济整体处于稳中向好的发展。
从市场表现来看,2023年宽基指数整体表现较弱,其中上证指数收益率为-3.7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1.38%,中证2000指数的收益率为5.57%;成长风格的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19.41%,价值风格的上证红利指数收益率为2.67%。从风格维度来看,在全年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小盘明显跑赢大盘,价值风格明显战胜成长风格。
报告期内,本基金使用量化多因子模型来刻画企业的基本面并寻找中短期的交易机会,持续努力寻找新的有效因子,提升模型因子的多样性与有效性,并保持投资策略与偏股混合型基金风格的偏离在可控的范围内,力争为投资者创造稳健且持续的超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