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征-易方达大健康主题混合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许征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第四季度上证指数上涨0.46%,沪深 300 指数下跌2.06%,中证800指数下跌1.62%,创业板指数下跌1.54%,在经历了三季度末的快速上涨后市场整体略有调整。

报告期内本基金维持以医药行业作为投资主体,保留了对创新药和国际化方向的较高配置,同时加仓了部分经典品牌中成药;非医药领域依然以精选食品饮料、运动鞋服的个股机会为主,减仓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整体组合的配置思路是偏重平衡和分散风险,在满足基金风格的基础上,提升一些竞争格局良好、在供给端有稀缺性的股票权重。很遗憾在2024年未能给持有人带来正收益,我们会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挖掘更多的投资机会,以回报大家的信任与支持。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第三季度上证指数上涨12.44%,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中证800指数上涨16.10%,创业板指数上涨29.21%,市场整体表现为先抑后扬的态势。

报告期内本基金依然以医药行业作为投资主体,保留了对医疗器械国际化和创新药的较高配置,同时在原有的食品饮料、精细化工、运动鞋服基础上,增配了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我们在非医药行业选股的出发点依然是看重增量和成长,所选标的主要特征是有新产品、新客户、新技术,管理层积极进取,企业能力出众,这样既保证了组合的整体风格,也可以分散在医药单一行业持仓过重带来的波动。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现代生活理念的普及,我们认为大健康领域在长周期视角下还是个充满活力的朝阳行业。

在需求端,我们一方面看到了19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人群逐渐开始退休并成为医药健康消费的主力,他们对于自身的生活体验较为看重,愿意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付出溢价;另一方面作为职场主力军的80后和90后开始更早关注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健康,控糖减肥、马拉松比赛、户外露营等新风潮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社会的变迁带来了增量的需求和产业的变化,也给我们的投资提供了机遇。

在供给端,中国高端制造和前沿科技在过去的十年里突飞猛进,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研发的产品进入全球市场,从行业的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也就此迈过了便宜实用的性价比阶段,真正进入了差异化创新的蓝海。

虽然短期内行业感受到了一些经营压力,我们组合里的部分股票也表现不佳,但我们认为它们只是在漫长攀登之路上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本基金一方面平衡短期波动和回撤并进行少量仓位调整,另一方面会坚持对长期前景良好、质地出众企业的集中投资。

感谢各位投资者的信任和陪伴,我们将继续努力挖掘更多投资机会,以期在未来给大家带来出众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0.25%,沪深300指数上涨0.89%,创业板指数下跌10.99%,其中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1.09%,医药行业相对其他行业表现较弱。

在报告期内,本基金仍然超配医药行业,保留了对医疗器械国际化和创新药的较高配置,降低了中药板块权重,但是医药总体的仓位有所降低。同时,增加了食品饮料、运动鞋服等行业配置。我们投资非常看重企业的成长潜力和积极进取精神,在实操上谨慎行动、集中投资,尽力挑选行业地位突出同时又有上行期权的优质标的。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二季度医药板块整体表现持续低迷,部分原料药、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表现相对较好,而药品零售、消费医疗、医药外包研发服务等方向则表现较差。

在报告期内,本基金在坚持既有投资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行业范围,在维持医药行业较大持仓比例作为主要方向的基础上,适当增配了部分符合大健康风格主题的标的。在医药领域我们依然坚持成长风格的投资,看重企业的创新和全球化能力。在非医药领域,本基金着眼于企业的成长潜力、优质的管理层和与医药资产景气度的低相关性,秉持精选个股、集中投资、谨慎研究后再行动的原则,精心挑选符合大健康风格主题的优质标的。

最后感谢全体持有人对本基金的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2024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报告期内,上证指数上涨2.23%,沪深300指数上涨3.10%,创业板指数下跌3.87%,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2.08%。

2024年一季度医药板块整体表现较为低迷,部分中药、创新药和体外诊断表现较好,而医药外包研发服务、消费医疗等方向则表现较差,而且行业内整体呈现了比较明显的轮动特征,股价的波动性也被相应地放大。

在报告期内,本基金坚持既有的投资策略,优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优质公司进行配置,主方向依旧是医药的创新与全球化,维持了有出海潜力的创新药、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等方向较高的投资比例,同时增配了合成生物学、科学仪器等泛大健康领域的投资标的,以表达我们对国内产业升级长期空间的看好,同时适当分散对医药单一行业过度暴露的风险。在上述非医药领域的投资选择方面,本基金将依旧秉持精选个股、集中投资、谨慎研究后再行动的原则,以期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持有人创造回报。

最后感谢全体持有人对本基金的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寻找更多新的投资机会。

2023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年医药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最核心的特征还是国内企业在新的社会阶段进行转型与升级,产品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利润被集采压缩,医疗产业的灰色地带随着监管透明化而逐渐消失,行业的投资机会也从产业红利阶段转变为创新引领阶段。我们认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国内的整体医药消费需求依然会稳步增长,但在收入特别是利润结构上会不断向有新产品周期、强进口替代能力的企业倾斜,同时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走向国际市场,通过海外业务创造收入增量。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基金的投资策略依然会集中在创新和国际化这两个方向上:

2023年中国本土的创新药企在海外授权方面进步显著,以抗体偶联药物为代表的多个分子被全球大药企收入囊中,各类医学论坛上中国公司的发言与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在全球流动性较为紧张的大环境下,中国创新药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与韧性,我们认为在未来几年这一产业趋势依然会维持并成为医药板块最强的成长性机会。

除了创新药之外,中国医药的中高端制造业也开始进入国际化的导入阶段。随着进口替代的不断深入,国内的医疗设备、高值耗材、诊断设备已逐渐可以平替甚至超越进口产品,而中国企业的服务效率、研发改进速度和性价比在全球都有压倒性地优势,它们既可以在新兴市场开拓业务,也有能力在发达国家获取份额。实际上在2023年国内多家公司都提出了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并且在初步的尝试中收获颇丰。

在全球的成长行业投资视角下,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庞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和宽广繁复的技术纵深,也给了各个国家、各种类型的企业百花齐放的发展空间。我们坚定地看好国内产业的未来,并且着重投资拥有创新探索精神、决心成为国际龙头的企业。最后,衷心感谢持有人对本基金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将努力工作,挖掘更多优质地投资机会。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3年上证指数下跌3.70%,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创业板指下跌 19.41%,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7.0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从2023年来看,中药、创新药、血液制品等子板块相对表现较好,而医疗服务、医药外包等领域则相对表现较弱。

在报告期内,本基金投资策略为优选具有明显产业成长趋势,且有较强经营能力的优质公司进行配置,组合重点配置了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创新药,回避了医药可选消费、药品零售、血液制品和疫苗等相关领域,同时在个股层面整体维持较高集中度,以表达我们在投资标的上的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