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易方达双债增强债券A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田鑫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四季度经济数据较三季度有所修复。9月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升,10月起升至扩张区间,反映增量政策提升了经济活动强度,经济供求关系边际改善。生产端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月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0.41%,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1月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0.4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连续3个月回升;需求端来看,四季度出口和消费回升支持整体需求,10月和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韧性,基建投资增速稳定。从价格数据来看,CPI读数仍疲弱,但11月核心CPI边际回升;PPI同比降幅逐月收窄,环比趋势也有所改善。从建筑业、服务业等高频指标来看,12月经济继续改善。总体上看,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作用下,四季度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但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阶段仍需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我们在三季度判断转债资产被市场悲观错误定价,配置价值很高,并逆势加仓转债资产至历史较高仓位水平。四季度转债资产价格大幅反弹,估值向合理中枢修复,我们在估值修复的过程中逐步止盈减仓了部分转债,控制组合的回撤和波动率。回顾反思转债资产2024年剧烈波动的行情,我们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件事情要想长久,必须包含它的对立面。转债平衡型投资策略底层的第一性原理包含着资产均值回归的假设,当市场价格大幅偏离价值,我们需要冷静复盘分析这是一次投资机会还是价值陷阱。扑克牌世界冠军Phil Ivey分享过他对于比赛如何复盘,对反思投资决策很有启发。一个案例是关于冬天开车经过十字路口,因为路上有冰,汽车失控导致交通事故的复盘。复盘逻辑如下:你事先是否想到路上有冰?明知是这样的天气,你是不是开得太快了?发现汽车打滑的时候,你的方向盘是不是打错了,是不是不应该猛踩刹车?小路容易结冰,大路应该已经都洒盐了,你当初为什么不选大路?投资亦是,复盘所有可能性,总结教训,就像Ray Dalio提到的重要公式:痛苦+反思=进步。2024年是转债逆向投资抗压心理的修行和策略研究迭代进步的一年。低价转债策略在2022年和2023年权益逆风的市场里表现出较强的防御性,但是2024年遭遇转债扩容以来最大一波熊市,信用冲击和权益持续下跌带来低价转债负凸性极致定价,转债信用风险演绎往往是权益大幅下跌导致期权虚值化即期权短期失去转股价值,被迫按照严格的信用框架定价。2024年三季度我们迭代了平衡型策略,目标是降低组合承担负凸性尾部风险的概率,专注于挖掘可转债资产期权的凸性和波动价值。

报告期内,组合基于对经济基本面走势的判断,以及细分资产的相对估值水平,积极应对并调整资产配置。操作方面,四季度组合逐月增加了债券仓位和久期,同时根据相对价值变化不断优化信用券种结构。股票方面,组合增加了大盘价值高股息股票的配置。转债方面,组合在转债估值修复的过程中逐步止盈减仓了部分转债,转债资产四季度对组合收益做出较大正向贡献。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三季度经济数据较二季度继续走弱。生产端来看,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环比增长0.35%,8月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0.32%,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较二季度有所下行;从工业品价格方面来看,7、8月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分别为-0.8%、-1.8%,环比增速分别为-0.2%、-0.7%,工业企业整体体现出降价去库的倾向,对生产端继续构成拖累。需求端来看,7、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6%、3.4%,保持平稳增长但趋势延续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2.7%、2.1%,消费增速低位震荡,其中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商品消费增速;外贸增势较好,出口增速整体平稳。综合来看,三季度尽管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同时高温天气和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持续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同时,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还在显现,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政策方面,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聚焦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体现出对稳增长的关切和决心。会议认为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提出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且明确表示此后仍有降息空间。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将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提出“提升消费结构”和“培育新型消费业态”。预计后续会迎来相应政策的落地和落实。

三季度转债市场进入持续震荡下跌状态,可转债资产滚动3个月胜率(正收益天数比例)只有不到33%,达到了转债扩容以来最低胜率水平,同时在价格底部转债资产波动大幅抬升甚至超过了股票资产。可转债投资者悲观消极情绪的羊群效应疯狂蔓延,但是可转债的非对称性达到历史高点,债性估值和期权估值处于2018年以来最便宜水平,从很多量化指标观察可转债市场很可能已经过度悲观定价资产的未来路径。道德经有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我的理解是每一种资产都总会经历周期的低谷,一件事情要想长久必须包含它的对立面,熵增的极限往往是往相反方向运动。经过仔细研究和定量分析转债历史的几次大熊市,我们认为可转债的期权价值最终会主导资产价格的均值回归。组合在8月份逆势加仓可转债到历史高点。

展望可转债四季度投资机会,转债资产赔率依然较高,胜率边际提升。可转债三季度的核心矛盾是胜率低,股市阴跌下期权vega(表示期权价格对隐含波动率变化的敏感度,下同)价值小,信用事件频繁触发。伴随政府提振经济信心的措施政策出台,股市推动转债反弹,这3个负面因素得到大幅改善。但是当前投资者依然是熊市思维主导,导致转债估值依然在历史底部,大量低价转债依然在债底和面值以下,不少转债出现负转股溢价率。当前定价和2019年初极其相似,投资者对于转债正股前景依然非理性地悲观。霍华德马克斯所言“不投资任何输家和不承担任何波动并非一个可行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是不承担任何风险。但是回避风险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回避回报。承担太少风险本身也是一种风险。”当前低价平衡型可转债处于历史最便宜水平,从历史经验看随着股市收益率和波动率企稳,转债估值大概率会逐步扩张。低估值平衡型可转债可以获得delta(期权价格变化与标的资产变化的比率,下同)和vega的双重收益,且伴随期权估值扩张,vega收益甚至可能超过delta。

报告期内,组合基于对经济基本面走势的判断,以及细分资产的相对估值水平,积极应对并调整资产配置。操作方面,三季度组合在债券收益率下行的过程中逐步降低信用品种的仓位和信用利差久期,同时根据相对价值变化不断优化信用券种结构。转债方面,组合自8月提高了转债仓位,主要加仓期权价值低估的低价平衡型可转债。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同时,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会指出,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下半年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困难挑战依然不少,经济回升的动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内需方面,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有关部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近期发改委、财政部宣布,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提高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比例。货币政策方面,央行7月下旬宣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且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80%调整为1.70%,为 2023年8月以来首次调整,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也跟随下降。综合来看,下半年宏观政策或仍重视更好统筹稳增长和增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下半年经济供给强于需求的特点可能还将延续,经济修复进程仍面临一定的挑战,主要有如下原因:一,银行信用扩张乏力拖累基建投资,实物工作量仍偏弱;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各省市地产政策继续围绕降低首付比例、提高公积金额度、以旧换新、收储等需求放松展开,房地产市场仍在磨底;三,产销率和价格水平回升偏慢指向当前国内的供求关系仍未得到实质性改善。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朝着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目标迈进。尽管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但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综上,下半年债券市场总体风险可控,但需关注利率低位下波动加大的可能性,并结合组合风险收益特征做好预案和应对。组合在坚持防范流动性风险以及科学管理信用风险的前提下,继续积极运用票息、杠杆、骑乘、期限结构、债券类属等策略,在整体中性配置的思路下结合市场情况调整组合久期,争取为投资者提供平稳持续的投资收益。权益方面,组合坚持均衡配置和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平衡好短期机会确定性和中期机会持续性的关系,重视安全边际,用好风险预算,争取为投资者提供持续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今年上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累计同比增长5%,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开年经济起步良好,GDP同比增长5.3%,较去年四季度回升,其中生产端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5%,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尤其出口数据延续了2023年11月份以来的回升,全球制造业周期回升拉动中国出口特别是电子品出口。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增速回落,有极端天气、雨涝灾害多发等短期因素的影响,但从产销率和通胀指标来看,国内的供求关系仍待改善,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所增多,特别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整体上看,上半年宏观经济恢复曲折式前进。

政策方面,3月全国两会提出今年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强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财政政策适当加力、注重提效,赤字率小幅上调至3%,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扩大至3.8万亿元;货币政策强调稳健、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提出加强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上半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下调0.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整体平稳宽松。

在前述经济和政策组合下,债券市场上半年收益率整体下行。资金方面,R007(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月度中枢一二季度较去年四季度接连下行,银行间流动性较为充裕。现券方面,上半年大部分债券品种收益率下行30-60bp左右,信用级别偏低、期限偏长的品种下行幅度更大。下行节奏上看,1-2月债券收益率基本呈现单边下行状态,3月之后表现为10bp以内的窄幅震荡,4月收益率呈现“V”字型波动,5月中下旬之后收益率再次呈现低波动的下行态势。6月末10年国开收益率收于2.29%,较去年底下行39bp,10年国债收益率收于2.21%,较去年底下行35bp;上半年受供求关系影响,信用利差整体波动下行,截至6月末,3年AAA中短票收益率较去年底下行58bp,3年AA中短票收益率较去年底下行81bp, 5年期AA中短票收益率较去年底下行111bp。

股票方面,上半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表现分化,相较去年底,上证指数下跌0.25%,沪深300指数上涨0.89%,创业板指下跌10.99%,中证1000指数下跌16.84%。行业表现明显分化,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煤炭、公用事业涨幅靠前,综合、计算机、商贸零售行业领跌。

转债方面,春节前转债平价大幅下挫,此后权益市场反弹,转债平价中位数也跟随上涨。一季度转债跟随权益市场大幅波动,表现出一定抗跌属性,但估值中枢整体下移。经历4月份快速反弹后,6月份转债的信用风险担忧叠加股市调整造成市场大幅下跌,大量低价转债跌破面值。可转债纯债溢价率已经处于过去6年极低分位数,转债相对纯债的信用利差处于历史高点,从理性定价角度来看,股票冲击对于转债回撤的影响在大幅降低。但是当前市场参与者对于转债信用利差定价进入极端悲观交易阶段,市场出现了大量脉冲性止损交易和羊群跟随效应。转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广泛一致性担忧,已经把转债价格的所有乐观因素消除,过度定价了资产未来悲观的路径。当前是逆向投资者较好的布局时期,回归理性与常识,可转债是一个均值回归的非对称性资产,往往在底部布局时,资产未来收益率可以更加乐观积极。正如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所言:“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可以想象有两组资产,一组是人们知道且深受喜爱的,另一组人人不喜价格低且被认为陷入困境,扪心自问,哪里将有最佳机会,答案显然是后者。承担太少风险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报告期内,组合基于对经济基本面走势的判断,积极应对并调整资产配置。操作方面,年初组合保持较高的久期,二季度在债券收益率下行的过程中逐步小幅降低债券仓位和久期,并根据相对价值变化不断优化券种结构。转债方面,组合在4月底小幅减仓,6月中下旬组合今年第二次逆势加仓可转债,二季度可转债对组合收益有小幅拖累。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稳健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二季度经济数据较一季度有所走弱。生产端来看,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0.97%,5月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但环比增速在历史同期中处于偏低水平,或反映企业去库存对生产有所拖累。需求端来看,4、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一季度水平有所下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先降后升但高度有限,出口景气维持平稳。价格方面,4、5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下同)同比持平于0.3%,核心CPI同比增速稳中略降,服务业CPI仍然偏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跌幅收窄,环比由降转涨,主要受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及国内工业品市场供需关系改善等因素影响。综合来看,二季度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就业物价形势稳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运行总体平稳。同时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有所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内生动能仍待增强。

政策方面,4月底政治局会议“扩内需”部署在“产业发展”之前,要求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保持经济稳定,避免政策“前紧后松”,整体政策反应积极,布置具体。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指出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转债市场一波三折,经历4月份快速反弹后,6月份转债的信用风险担忧叠加股市调整造成市场大幅下跌,大量低价转债跌破面值。可转债纯债溢价率已经处于过去6年极低分位数,转债相对纯债的信用利差处于历史高点,从理性定价角度来看,股票冲击对于转债回撤的影响在大幅降低。但是当前市场参与者对于转债信用利差定价进入极端悲观交易阶段,市场出现了大量脉冲性止损交易和羊群跟随效应。转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广泛一致性担忧,已经把转债价格的所有乐观因素消除,过度定价了资产未来悲观的路径。当前是逆向投资者较好的布局时期,回归理性与常识,可转债是一个均值回归的非对称性资产,往往在底部布局时,资产未来收益率可以更加乐观积极。正如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思所言:“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可以想象有两组资产,一组是人们知道且深受喜爱的,另一组人人不喜价格低且被认为陷入困境,扪心自问,哪里将有最佳机会,答案显然是后者。承担太少风险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报告期内,组合基于对经济基本面走势的判断,积极应对并调整资产配置。操作方面,二季度组合在债券收益率下行的过程中逐步小幅降低债券仓位和久期,并根据相对价值变化不断优化券种结构。转债方面,组合在4月底小幅减仓,6月中组合今年第二次逆势加仓可转债,二季度可转债对组合收益有小幅拖累。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2024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一季度经济数据较去年四季度回升。生产端稳中有升,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去年12月加快0.2%。需求端景气改善,1-2月出口环比超季节性上升,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维持较高增速,地产投资环比大幅反弹;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其中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2.3%,市场销售继续恢复,节假日推动服务消费升温。价格方面,1-2月核心通胀有回暖迹象,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低位运行。总体看,开年经济运行起步平稳,但出口向上弹性有不确定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政策方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国内外的形势依然复杂多变,需要发挥政策合力,加大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货币政策主要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在总量上保持合理增长,二是在价格上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三是在结构上要更加注重提升效能,四是在汇率上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财政政策方面,今年广义财政预算有所扩张,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市场表现方面,债券收益率一季度整体下行。资金方面,一季度R007(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平均水平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下行。现券方面,伴随开年以来资金预期较为宽松等原因,债券收益率趋势下行,3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29%,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收于2.42%,均较2023年四季度末下行接近27bp;信用利差中枢持续下行,3年期AAA级中短票收益率较2023年四季度末下行21bp,利差压缩5bp左右,中低评级信用利差压缩程度稍高,3年期AA级中短票利差压缩9bp。

股票方面,一季度股票市场波动较大,表现分化。沪深300指数上涨3.1%,中证1000指数下跌7.58%,创业板指数下跌7.79%。一季度申万行业中银行、石油石化、煤炭涨幅靠前,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领跌。

转债方面,由于转债正股价格大幅波动,转债平价和估值大幅下跌。期间转债债性估值已经达到2018年以来极值,转债到期收益率大幅超越同期限信用债。转债估值安全边际足够高,无需再担心转债正股波动路径。转债正股实际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利差回到了2019到2020年,期权定价模型看转债理论弹性收益大幅提高。从转债期权估值角度看转债处于极高的非对称性收益状态,转债资产回撤有限,向上有较大弹性空间,资产处于高胜率和高赔率状态,相对纯债配置价值高。大量行为金融学的文献研究显示人类的大脑在进化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的心理偏差,比如线性外推、损失厌恶、羊群效应、易被恐惧支配等。这些偏差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是有利于个体和种群的生存的。但在投资的行业里面,这些心理偏差会造成极大的定价偏差。而当前,我认为这就是转债资产正在发生的事情。基于资产理性定价,站在市场对立面逆向思考,组合大幅提高了可转债仓位。

报告期内,组合基于对经济基本面走势的判断,积极应对并调整资产配置。操作方面,组合大幅提高了可转债仓位,超配期权价值低估的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提高了组合在期权维度Gamma和Vega暴露。一季度组合在去年四季度中后段提高的债券仓位基础上,结合市场变化小幅调整仓位和久期,并根据相对价值变化不断优化券种结构。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2023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高质量发展目标,逆周期调控政策上更多强调结构性政策发力,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等,防风险仍为地产及金融领域的首要任务。

展望2024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增速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中央财政力度加码、三大工程有望发力,叠加2023年的低基数效应,市场存在2024年价格弱企稳带动名义GDP回升的预期。我们将继续仔细观察经济体内部资金循环效率,评估再通胀进度。政策组合来看,全年财政端扩张有助于提高资金循环效率、稳定广义价格预期,货币政策主线预计绕不开降银行负债成本。

组合债券配置将围绕短端资金面波动和长端资产供需展开。存款端利率下行助推存款脱媒,但进度可能受居民风险偏好恢复速度的影响,预计全年债券市场短端资产波动可能仍大,风险与机会并存;长端资产围绕资产荒演绎,但配置节奏需要综合考虑机构负债成本和维持合理利差需要等因素。组合仍将重视流动性风险管理,积极采用多样化的策略丰富收益来源,同时精选个券,重点关注信用风险。

转债方面,组合继续挖掘期权价值低估的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同时密切关注经济复苏、资金流动、汇率变化等市场信号,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抓住市场积极变化。

组合构建上,我们倾向于维持较高的转债分散度,并注重股债宏观对冲效果,希望能降低组合波动,提升组合夏普比率,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持有体验。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以获取长期有竞争力的投资收益为目标,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3年外需回落,国内GDP(国内生产总值,下同)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节奏上看,四个季度的GDP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4.7%、3.3%、4.4%、4.0%,呈波动态势,全年经济在曲折中修复。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政策稳增长见效,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市场预期加快好转;二季度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恢复速度有所放缓,外需回落、居民预期偏弱、政策效应传导偏慢;三季度财政政策发力,部分行业库存回摆,经济季初下行后呈现企稳态势;四季度经济较三季度有所回落,生产相对较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逐月下行。国内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未变,经济的底层动能还需要不断夯实。

2023年债券市场表现较好,全年央行两次降准降息,资金面整体宽松,利率震荡下行。10年期国债利率在2.54%至2.93%区间波动,年底录得2.56%,较2022年底下行28bp,10年期国开利率录得2.68%,较2022年末下行31bp。信用债方面,信用各期限等级利差整体压缩,3年AAA中短票利差全年收窄35bp,3年AA中短票利差全年收窄近80bp。

权益市场方面,年初A股整体上行,二季度起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A股走势面临较大压力。全年来看,TMT(数字新媒体产业,下同)、中特估、高股息策略、低估值风格等均出现阶段性行情。全年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中证1000指数下跌6.27%,创业板指数下跌19.4%。全年申万行业中TMT、石油石化、煤炭涨幅居前,美容护理、商贸零售、房地产领跌。

转债市场方面,2023年转债行情在股市表现不佳、债市走强背景下走势相对平稳,全年中证转债指数下跌0.48% 。四季度转债估值大幅压缩,转债资产进入左侧配置高价值区间。可转债当前债性价值较高,加权纯债溢价率处于2018年以来5%分位数以下, 债性价值已经接近历史极值。当前转债防御性大幅增强,受到股票波动冲击的回撤风险较小,转债资产向上空间和向下风险显著不对称,权价配置价值较高。如果出现权益温和上涨的环境,转债的期权估值有较大概率可以快速修复。报告期内,组合基于对经济基本面走势的判断,积极应对并调整资产配置。转债方面,转债资产进入左侧配置高价值区间,组合大幅提高了可转债仓位,转债市场触底止跌的核心因素是债性保护,当转债债性较强时,股票的波动对于转债影响较弱,转债的YTM(到期收益率)和绝对价格以及和纯债的相对利差是较客观的量化指标。大部分有效择时指标指向转债市场即将触底,绝对最大回撤空间不大。考虑股票继续下跌的潜在可能性,同时转债防御性已经在大幅上升,所以转债当前面临流动性风险和机遇并存。组合和基准相比超配低估值平衡型和偏债型转债,优化平衡型结构,置换期权凸性和波动率价值更高的标的。组合全年围绕中性久期和杠杆水平适时调整,年末拉长了久期来对冲权益波动,结合相对价值变化不断优化券种结构。股票方面,组合减小了权益风险敞口,权益资产对组合净值有所拖累。本基金将坚持稳健投资的原则,力争以优异的业绩回报基金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