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4年中期
- 2024年第2季度
- 2024年第1季度
- 2023年年度
- 2023年第4季度
- 2023年第3季度
- 2023年中期
- 2023年第2季度
- 2023年第1季度
- 2022年年度
- 2022年第4季度
- 2022年第3季度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旧存在,国内经济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等困难挑战。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在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宏观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的情况下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也将逐步完善,未来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来看,碳中和是紧扣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主线,既是挑战,也是新能源及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双碳”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战略支持政策陆续出台,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景气度触底回升,相关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贝塔红利,长期的投资和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上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地缘因素持续扰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压力仍存,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所分化。国内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及投资增速均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但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相对不足、社会预期持续偏弱,短期仍面临诸多挑战。资本市场方面,“新国九条”颁布,着力加强监管与防范风险,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A股市场表现来看,上半年总体呈震荡态势,波动率有所抬升,行业板块之间分化较为明显,市场热点相对集中,银行、公用事业、煤炭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持续领涨市场,成长板块普遍跌幅较大,综合、计算机、商贸零售、社会服务、传媒、医药等板块领跌。本报告期内,碳中和政策体系持续加码,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针对化石能源消费减量替代、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等领域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股价表现上,碳中和两大领域各行业股价分化延续,高碳减排领域以水电、矿产等为代表的稳定类资产受到资金关注,而新能源板块面临供给过剩问题,表现仍相对弱于市场,整体来看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2.0%。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二季度,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地缘因素持续扰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压力仍存,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所分化。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5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国内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逆周期调节;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上市,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力提效。资本市场方面,“新国九条”颁布,着力加强监管与防范风险,有利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A股市场表现来看,二季度市场先涨后跌,各主要指数波动延续,总体呈现不同幅度下跌,行业板块之间分化仍较为明显,银行、公用事业、煤炭为代表的高股息板块继续领涨市场,而综合、传媒、商贸零售等板块则跌幅较大。本报告期内,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加大节能降碳工作推进力度,要求2024和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分别达到18.9%和20%左右,股价表现上,碳中和两大领域各行业股价分化延续,新能源板块依旧弱于市场,但高碳减排领域如公用事业、有色金属、基础化工则相对扛跌,整体来看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3.8%。
长期来看,碳中和是紧扣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主线,既是挑战,也是新能源及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双碳”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战略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相关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贝塔红利,长期的投资和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一季度,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有所抬升,海外利率仍处高位。国内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40.6亿元,同比增长10.2%,工业企业效益起步平稳,但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经济内生修复动能和社会预期有待进一步增强。国内央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组合运用各项政策工具,提质增效。A股市场表现来看,一季度各主要指数波动较大,市场整体先跌后涨,实现破位反弹,行业板块之间分化明显,银行、石油石化、煤炭为代表的周期板块领涨市场,而成长板块如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等则跌幅较大。碳中和指数同时覆盖深度低碳以及高碳减排两大领域,涵盖清洁能源与储能、新能源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本报告期内,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目标将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至55%,双碳战略稳步推进,股价表现上,碳中和两大领域各行业股价出现分化,电力新能源板块依旧相对弱于市场,但高碳减排领域如有色金属、电力板块涨幅领先,整体来看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上涨6.0%。
长期来看,碳中和是紧扣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主线,既是挑战,也是新能源及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双碳”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战略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相关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贝塔红利,长期的投资和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尽管当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偏积极的政策基调,财政政策适度加力,货币政策稳健宽松,加快经济筑底企稳步伐。科技创新也将继续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创新、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激发经济潜能。长期来看,碳中和是紧扣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主线,既是挑战,也是新能源及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双碳”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战略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相关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贝塔红利,长期的投资和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偏离度及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质地优良的指数投资工具,为长期看好碳中和主题投资前景的投资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回顾2023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通胀压力从高位边际缓解,但发达国家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国内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全年GDP同比增长5.2%,但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货币政策方面,国内央行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年内多次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政策利率,同时引导金融更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财政政策方面,强化税费政策供给,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提振微观主体信心。资本市场改革方面,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推动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稳定性和持续性,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入手,改善市场生态与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A股市场表现来看,2023年各主要指数呈震荡下跌态势,上证综指跌破3000点,年内跌幅3.7%,行业板块分化较大,通信、传媒、计算机等板块在上半年行情带领下全年涨幅居前,美容护理、商贸零售、房地产等板块跌幅较大。受供需格局影响,电力新能源板块同样跌幅较大。碳中和指数同时覆盖深度低碳以及高碳减排两大领域,涵盖清洁能源与储能、新能源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本报告期内,双碳战略稳步推进,深度低碳领域成份股在数量和权重上相较高碳减排领域首次超出2倍,股价表现上来看,两大领域各行业股价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跌,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18.7%。
本报告期涵盖本基金的建仓期,建仓期间内本基金采取相对灵活以及审慎的建仓策略,在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要求以及尽量减少市场冲击的原则下进行基金的建仓工作。在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3年四季度,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通胀压力边际缓和,但发达国家利率仍处高位。国内经济回升向好,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822.8亿元,降幅有所收窄,呈加快恢复态势,但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货币政策方面,国内央行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财政政策方面,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振微观主体信心。A股市场表现来看,四季度各主要指数及行业板块均呈单边下跌态势,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下年内新低,仅煤炭、电子、农林牧渔等部分行业录得上涨。受供需关系影响,以及市场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担忧,电力新能源板块跌幅较大。碳中和指数同时覆盖深度低碳以及高碳减排两大领域,涵盖清洁能源与储能、新能源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本报告期内,两大领域各行业股价表现为不同程度下跌,整体分化度不高,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8.5%。
长期来看,碳中和是紧扣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主线,既是挑战,也是新能源及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双碳”目标积极稳妥推进,战略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相关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贝塔红利,长期的投资和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中市值较大的,以及火电、钢铁等高碳减排领域中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合计10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3年三季度,外部环境复杂严峻,通胀仍处相对高位,发达国家利率持续走高。国内经济恢复向好、动能有所增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连续四个月抬升,延续复苏趋势。三季度,各方政策频出,多措并举提振市场信心。央行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发布多项活跃资本市场政策,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入手,推动改善市场生态与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A股市场表现来看,三季度总体呈现缩量下行态势,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出不同程度下跌,行业板块之间分化程度不高,仅金融、周期类板块如非银、煤炭、石油、钢铁等略微上行,其余板块普遍以下跌为主,受供需格局影响,电力新能源板块领跌市场。碳中和指数同时覆盖深度低碳以及高碳减排两大领域,涵盖清洁能源与储能、新能源车、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多个行业。本报告期内,高碳减排行业的超额收益部分对冲了深度低碳新能源板块的大幅下跌,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下跌8.4%。
长期来看,碳中和是紧扣能源安全、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主线,既是挑战,也是新能源及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双碳”战略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相关行业将充分受益于我国能源系统、经济系统和科技创新系统绿色转型过程中的时代贝塔红利,长期的投资和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