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亚平-易方达沪深300ETF基金(及原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庞亚平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带动国内需求扩大,促进商品生产增加,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新动能持续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增多,出口承压,房地产市场调整仍未见拐点,市场有效需求仍不足。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在四季度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政策的不断发力和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优化,仍推动了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为A股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本面支撑。9月底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央行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也为四季度的A股市场带来了充裕的流动性预期,对稳定市场情绪和资金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4年A股市场在四季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走势。9月底受一系列超市场预期的增量政策组合拳影响,A股市场出现快速反弹。进入四季度后,代表大盘价值风格的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进入了震荡调整行情,市场情绪较9月底有所降温,而代表小盘成长风格的科创50指数、中证20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则表现较好,呈现出越是小盘股上涨越好的态势,整体A股市场在10月8日之后的三个月内处于震荡状态。

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聚集A股最核心的权益资产,涵盖了各行业龙头,指数表现跟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息息相关,与A股大盘走势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指数中的电子、银行、计算机、非银金融、通信等行业的成份股涨幅居前,对沪深300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下跌2.06%。

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取决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长期增长情况,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涵盖了中国经济中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盈利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长期来看沪深300指数表现与GDP增速基本一致,是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三季度中国经济在恢复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我国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从经济数据来看,生产需求继续恢复,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季度中国政府推出了关于经济与金融市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增强市场信心,并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些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这些政策的推出,奠定了中国经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尤其是9月下旬以来政策层面的积极举措对A股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市场也迎来了强劲反弹,估值水平得到了快速修复。在此背景下,2024年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表现良好,市场主流宽基指数和大部分行业指数都取得了较好的收益表现。

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聚集A股最核心的权益资产,涵盖了各行业龙头,指数表现跟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息息相关,与A股大盘走势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指数中的非银金融、电力设备、食品饮料、银行、医药生物等行业的成份股涨幅居前,对沪深300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石油石化、钢铁、建筑建材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

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取决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长期增长情况,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涵盖了中国经济中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盈利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长期来看沪深300指数与GDP增速高度一致,是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在上升,国内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但在一系列稳增长、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支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长期回升向好的态势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人才红利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宏观政策空间较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影响后续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主要矛盾还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市场对稳增长政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政策也将是未来影响股市较为关键性的因素。党的三中全会已胜利召开,提出了“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的要求,并部署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届三中全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重点部署经济、科技、教育、民生等各领域改革任务,有望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中长期改革红利结合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建设,是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本届三中全会有望通过改革预期提振市场风险偏好,从中长期维度树立基本面信心。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与全球市场比较处于明显偏低水平,纵向及横向对比均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

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取决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长期增长情况,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涵盖了中国经济中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来看这些企业的盈利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在稳字当头、政策托底的宏观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中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各行业龙头优质企业有望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和稳健的财务业绩,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沪深300指数的长期配置价值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显现。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分享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成长提供良好的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撑,整体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整体经济运行平稳。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

资本市场方面,报告期内A股市场展现出了宽幅震荡的特点,其波动率持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2024年伊始,A股市场表现相对偏弱,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地缘局势波动加大;另一方面国内物价、房价下行压力显性化,叠加资金与投资者情绪负反馈现象的出现,导致A股市场加速调整;随着国内稳增长、稳预期、稳市场政策举措积极出台并落地,特别是房地产领域支持举措密集出台,基本面的改善预期成为影响中国资产表现的关键变量。受国内宏观经济数据边际改善,以及新“国九条”发布,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稳定回报能力等偏积极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升,进而推动了A股市场的企稳回升。自五月下旬以来由于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修复仍需政策支持,整体经济复苏的力度并不强,受此影响A股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出现了波折。

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聚集A股最核心的权益资产,涵盖了各行业龙头,指数表现跟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息息相关,与A股大盘走势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指数中的银行、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的成份股涨幅居前,对沪深300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计算机、非银金融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上涨0.89%。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二季度,随着宏观政策加快落地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粘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所分化,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

资本市场方面,报告期内A股市场先涨后跌、震荡调整。二季度以来,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特别是房地产领域支持举措密集出台,基本面的改善预期成为影响中国资产表现的关键变量。受国内宏观经济数据边际改善,以及新“国九条”发布,要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稳定回报能力等偏积极因素的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升,自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强势。随后公布的宏观数据显示经济增长修复仍需政策支持,整体经济复苏的力度并不强,受此影响A股市场自五月下旬以来延续震荡调整行情。

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聚集A股最核心的权益资产,涵盖了各行业龙头,指数表现跟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息息相关,与A股大盘走势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指数中的银行、电子、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成份股涨幅居前,对沪深300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下跌2.14%。

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取决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长期增长情况,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涵盖了中国经济中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来看这些企业的盈利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层面明确了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政策统筹,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与全球市场比较处于明显偏低水平,纵向及横向对比均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一季度,随着宏观组合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中国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发展质量不断改善,整体经济运行平稳,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同时我们也看到,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工业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资本市场方面,报告期内A股市场先抑后扬,波动剧烈。2024年伊始,A股市场表现相对偏弱,一方面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国际地缘局势波动加大;另一方面国内物价、房价下行压力显性化,叠加资金与投资者情绪负反馈现象的出现,导致A股市场加速调整;2月份以来,国内稳增长、稳预期、稳市场政策举措积极出台并落地,部分领域改革预期抬升,叠加经济逐步企稳,资本市场改革也释放了积极信号,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修复行情。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聚集A股最核心的权益资产,涵盖了各行业龙头,指数表现跟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息息相关,与A股大盘走势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指数中的银行、有色金属、家用电器、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行业的成份股涨幅居前,对沪深300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医药生物、非银金融、计算机、房地产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上涨3.10%。

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取决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长期增长情况,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涵盖了中国经济中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来看这些企业的盈利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巴菲特曾经在其公司的股东大会上给中国投资者建议:“投资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如果他们不理解整体市场或者具体行业,他们应该投资指数基金。”大道至简,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及企业盈利的重要工具。下一阶段,宏观政策效力有望进一步发挥。全国“两会”已经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提出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增量举措,加上前期实施的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效应持续发挥,将有助于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底部位置,与全球市场比较处于明显偏低水平,纵向及横向对比均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3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仍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市场空间广阔,产业体系完备,物质技术基础雄厚,人才红利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宏观政策空间较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这将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影响后续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主要矛盾还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预期,市场对稳增长政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政策也将是未来影响股市较为关键性的因素。2023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随着经济循环畅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我国经济运行将持续整体好转。考虑到当前A股市场无论从资产定价,还是从长期配置价值来看,都已经进入了价值区间,截至四季度末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ERP)已经突破过去5年98%的高分位;以产业资本净增持为代表的A股行情领先指标已出现,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修复条件,当前位置机会大于风险。在稳字当头、政策托底的宏观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中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各行业龙头优质企业有望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和稳健的财务业绩,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沪深300指数的长期配置价值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显现。

指数的长期收益表现取决于其成份股盈利的长期增长情况,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涵盖了中国经济中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长期来看这些企业的盈利会随着整体经济的增长而相应增长。巴菲特曾经在其公司的股东大会上给中国投资者建议:“投资他们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如果他们不理解整体市场或者具体行业,他们应该投资指数基金。”大道至简,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及企业盈利的重要工具。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分享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成长提供良好的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沪深300指数,该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3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常态化运行之后,稳经济政策效果的持续显现,我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创新动能继续成长,国民经济整体上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导致国内经济仍面临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五月份以来主要经济部门的复苏斜率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放缓,增长预期的边际趋弱给资产价格带来了压力。在上述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市场主要指数都震荡走低。沪深300指数作为A股市场最具有代表性的大盘蓝筹指数,聚集A股最核心的权益资产,涵盖了各行业龙头,指数表现跟中国宏观经济周期以及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整体盈利状况息息相关,与A股大盘走势基本保持一致。报告期内指数中受益于数字中国建设的电子、通信、计算机,以及石油石化、公用事业、煤炭等板块的成份股涨幅居前,对沪深300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电力设备、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