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4年第4季度
- 2024年第3季度
- 2024年中期
- 2024年第2季度
- 2024年第1季度
- 2023年年度
- 2023年第4季度
- 2023年第3季度
- 2023年中期
- 2023年第2季度
- 2023年第1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第四季度初,国内股票市场在积极的政策预期和充裕流动性的支持下表现出较高的活跃度。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及国内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显现,股市波动性增加,主要指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调。为了推动整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12月份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稳住楼市与股市”的政策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会议特别强调了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性,旨在增强市场活力并提升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此外,为了减轻居民负担、刺激住房消费需求,相关部门调整了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如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等。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也为整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总体而言,上述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的信心,完善市场机制建设,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并推动整体经济复苏。在上述背景下,2024年4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2.06%,中证500指数下跌0.30%,中证1000指数上涨4.36%。
中证1000指数具有成份股平均市值较小、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权重分散、指数波动较大等特点。投资者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指数的特点,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第三季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增加了股市的波动性。为了推动整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三季度末,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随后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了提振资本市场的决心,提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和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举措,以增强市场活力和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这些政策和表态将进一步提振资本市场信心、完善资本市场机制建设、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上述背景下,2024年3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6.07%,中证500指数上涨了16.19%,中证1000指数上涨了16.60%。
中证1000指数具有成份股平均市值较小、行业分布均衡、成份股权重分散、指数波动较大等特点。投资者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指数的特点,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4年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发展情况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与机遇。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依旧存在,诸如地缘政治冲突、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等因素,将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国内经济也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和市场机制的优化来逐步解决。然而,我国经济的长期向好趋势并未改变。我国经济的韧性、潜力和活力依然显著,这得益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链、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政府的有效调控。随着政策的逐步发力,包括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以及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预计将有效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影响下半年A股市场走势的因素较为错综复杂,其中投资者对经济增长预期的调整及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将是关键。外部因素如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海外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以及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将对下半年A股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综合来看,随着国内宏观政策的逐步显效,以及市场对政策反应的逐步明朗,预计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回升的态势。这将为股市提供稳定的基本面支撑,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中证1000指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份股平均市值较小。本报告期末,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平均市值在94亿元左右,是综合反映A股市场上小市值公司股票价格表现的代表性指数。二是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覆盖31个申万一级行业,成份股行业权重分布较为均衡。三是成份股权重较为分散,权重集中度低。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权重最大的不超过0.5%,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不超过4%。四是指数走势波动较大。2024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4.3%、25.6%、31.4%,中证1000指数的波动性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投资者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指数的特点,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质地优良的指数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上半年,外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结构调整阵痛有所显现,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较以往更为复杂。在这种复杂局面下,我国经济顶住压力,运行总体平稳、结构不断升级,成绩来之不易。年初,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降低,导致股票市场波动加剧。随着国内经济复苏迹象逐渐显现和政策层面的积极支持,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推动了股票市场的逐步回升。但五月下旬至六月底,由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剧,以及国内经济复苏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市场参与者表现出谨慎态度,股票市场呈现调整和波动的态势。上述背景下,A股市场表现出宽幅震荡的特点,市场波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上涨0.89%,中证500指数下跌8.96%,中证1000指数下跌16.84%。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第二季度,受宏观政策持续效应与外部需求适度改善等积极因素的共同推动,国民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整体运行保持稳健。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呈现出一种先扬后抑、震荡调整的格局。具体而言,自二季度初至5月中旬,随着国内经济复苏迹象的逐步显现和政策层面利好消息的陆续发布,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持续上升,推动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涨的趋势。五月下旬至本报告期末,鉴于外部环境复杂性与严峻程度的加剧,以及国内经济在持续复苏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持审慎态度,股票市场在此期间呈现出波动调整的态势。本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下跌2.14%,中证500指数下跌6.50%,中证1000指数下跌10.02%。
中证1000指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份股平均市值较小。本报告期末,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平均市值在94亿元左右,是综合反映A股市场上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的代表性指数。二是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覆盖31个申万一级行业,成份股行业权重分布较为均衡。三是成份股权重较为分散,权重集中度低。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权重最大的不超过0.5%,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不超过4%,成份股集中度低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四是指数走势波动较大。本报告期,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2.1%、18.3%、23.8%,中证1000指数的波动性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投资者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指数的特点,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一季度,A股市场整体呈现宽幅震荡走势,波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初,受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因素影响,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持续下修,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下降,股票市场波动较大。2月以来,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内生动能继续修复,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监管层推出多种举措,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提振投资者信心。多重积极因素不断累积驱动下,市场情绪逐步改善,A股市场大幅反弹。本报告期内,沪深300指数上涨3.10%,中证500指数下跌2.64%,中证1000指数下跌7.58%。
中证1000指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份股平均市值较小。本报告期末,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平均市值在107亿元左右,是综合反映A股市场上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的代表性指数。二是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覆盖31个申万一级行业,权重占比较高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权重合计46%左右,权重占比最大的医药生物行业占比12.55%,成份股行业权重分布较为均衡。三是成份股权重较为分散,权重集中度低。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权重最大的不超过0.5%,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不超过4%,成份股集中度低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四是指数走势波动较大。年初至一季度末,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6.4%、31.5%、37.9%,中证1000指数的波动性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投资者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指数的特点,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尽管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还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也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条件也没有改变。随着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影响2024年A股市场走势的因素仍较为综合,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增长预期边际调整及相应稳增长政策;外部因素主要关注全球地缘局势、海外主要国家增长预期及货币政策调整等,其中国内经济表现及政策应对较为关键。下阶段,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有望带动股市脱离震荡下行的局面。
中证1000指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成份股平均市值较小。截至2023年底,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平均市值在110亿元左右,是综合反映A股市场上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的代表性指数。二是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中证1000指数成份股覆盖了31个申万一级行业,成份股行业权重分布较为均衡。三是成份股权重集中度低。中证1000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不超过4%,成份股集中度低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四是指数走势波动较大。2023年,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分别为13.4%、13.1%、15.1%,中证1000指数的波动性高于其他主流宽基指数。投资者在进行指数基金投资时应充分了解指数的特点,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质地优良的指数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中证1000指数,该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3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波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国内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我国GDP超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四季度GDP环比增长1.0%,环比增速连续六个季度增长,经济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报告期内,A股市场走势与国内经济复苏情况密切相关。年初,随着制约市场和经济的疫情因素大幅缓解,各项消费活动的回暖提振了市场对经济修复的信心,A股市场延续了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修复行情。随着疫情放开支撑作用边际趋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国内经济复苏过程出现波动。叠加全球地缘局势紧张、海外主要国家增长预期及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下降,A股市场震荡下行。本报告期,沪深300指数下跌11.38%,中证500指数下跌7.42%,中证1000指数下跌6.28%。
本报告期涵盖本基金的建仓期,建仓期间内本基金采取相对灵活以及审慎的建仓策略,在严格按照基金合同要求以及尽量减少市场冲击的原则下进行基金的建仓工作。在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依据基金申赎变动等情况进行日常组合管理,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