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易方达易百智能量化策略混合A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殷明
2025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5年下半年,我们从宏观经济与证券市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宏观层面,国内经济在政策协同发力与结构性改革深化的双重驱动下,将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格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预计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空间,同时新型结构性工具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和专项债投向领域,重点支持“两重两新”的建设,加速传统基建与新基建融合发展。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背景下,外部不确定性边际下降,叠加双循环战略纵深推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继续提升,消费升级与服务消费如文旅、康养等成为核心驱动力。

证券市场方面,政策红利释放与资金面改善将支撑市场结构性行情。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推动市场韧性提升,行业配置需紧扣消费、科技、产业、红利四大主线:一是内需驱动的消费板块,重点关注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型消费场景,以及文旅、康养等服务消费扩容机遇;二是自主可控的科技板块,聚焦半导体设备、工业软件、创新药等“卡脖子”领域,叠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带来的估值重塑机会;三是制造业升级的产业板块,智能机器人、军工、低空经济等新应用场景有望催生技术迭代红利;四是具备防御属性的红利板块,高股息国企与公用事业在波动市中提供安全边际。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市场先抑后扬。从行业表现看,上半年新能源产业链受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动,光伏、储能板块因技术迭代和海外需求爆发表现亮眼;人工智能领域在通用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带动下,算力基础设施、AI应用端涨幅显著。传统制造业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钢铁、纺织行业表现承压;房地产板块因库存去化缓慢持续低迷。

在量化因子领域,上半年动量因子和低波动因子表现突出,受益于市场趋势延续性增强和资金避险情绪升温,前期涨幅居前且波动率低的标的持续获得资金青睐。随着二季度经济复苏预期强化,盈利因子和杠杆因子权重上升,营收增速超预期、资产周转效率高的企业更受关注,反映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升。

2025年,面对市场结构分化加剧的环境,我们进一步升级投资策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因子组合权重,提升模型对行业轮动的捕捉能力;融合产业链、舆情等多模态数据,构建动态风险预警模型,在控制回撤的同时提升组合进攻性,进一步增强策略收益稳定性。

2025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二季度,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国内经济在结构调整与新旧动能转换中前行,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结构有待优化、市场预期反复等多重挑战;同时,叠加全球贸易冲突、伊以冲突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在此复杂环境下,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经济数据层面,制造业PMI在二季度徘徊于荣枯线附近,但一直未能突破50的水位,显示制造业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受消费市场恢复不均衡、商务活动活跃度不足等因素制约,服务业扩张步伐也有所放缓。从生产端来看,部分行业供需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新订单增长乏力,企业去库存周期延长,尤其在传统周期性行业表现明显。房地产市场依旧是经济稳定的关键变量。新房销售态势不佳,二手房市场交易活跃度虽有局部改善,但整体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尽管各地因城施策力度加大,推出多项支持政策,但房地产市场信心恢复缓慢,居民购房观望情绪浓厚。

二季度,在基金运作方面,我们始终坚守风险防控底线,对风险高、行业竞争力弱、股权结构不稳定以及财务指标异常的企业保持高度警惕,我们持续依托自主研发的机器学习量化选股模型构建投资组合。面对本季度市场的大幅波动,我们通过对个股的灵活选择,在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市场结构性机会,不断获取超额收益。接下来,我们会不断完善我们的选股模型,丰富我们的选股策略,力争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一季度,A股市场呈现出结构性分化与政策驱动并行的特征。在科技产业政策密集催化下,以人工智能、半导体国产替代为核心的高端制造领域表现突出,信息技术服务、机械及汽车零配件等行业受益于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预期,成为市场主线。与此同时,贵金属、电力等防御性板块因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利率环境波动,吸引避险资金阶段性增配。相比之下,受海外需求放缓及国内产能出清压力影响的部分传统制造业,以及房地产服务、航空客运等板块表现相对疲弱。

本季度本基金的量化因子表现呈现出显著的“政策适配性”特征。在政策红利释放的科技领域,研发投入强度、专利储备密度等反映技术壁垒的成长类因子持续有效,尤其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技术落地进度与订单能见度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量化策略层面,我们进一步迭代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特征工程框架,重点提升对非结构化文本的解析能力,并引入行业景气扩散指数优化因子择时信号。这些迭代使得模型表现得更加稳健,模型预期超额收益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5年,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宏观层面,预计国内经济将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下,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随着“双循环”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将不断释放,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此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为国内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将继续坚持量化投资的理念,不断优化投资模型和策略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我们将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确保投资组合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把握市场机遇,为投资者创造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市场震荡上行。从行业表现看,上半年红利风格显著,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行业因低估值、业绩稳定及政策支持表现突出;计算机、传媒行业受下游需求与竞争影响表现不佳。下半年成长风格崛起,通信受益于5G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电子在半导体国产替代和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下涨幅居前。

在量化因子领域,质量和估值类因子上半年表现优异,高ROE、低市盈率且财务稳健的企业受青睐。下半年随着市场风格转变,成长类因子作用增强,研发投入占比、营业收入增长率等因子在选股中的权重上升,凸显市场对企业未来增长潜力的关注。这些量化因子的表现变化,反映出市场对不同阶段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前景的预期,也为我们量化投资策略的调整提供了关键依据。

2024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持续优化了自身投资策略。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方法迭代量化选股模型;通过挖掘海量数据,捕捉市场规律,大幅提升了模型预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四季度,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主线展开。政府通过一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力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央加大了对内需的刺激力度,通过减税降费、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措施,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此外,央行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通过定向降准等手段,支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行业表现来看,市场风格在四季度出现了较显著的变化。科技成长股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表现强劲,但随着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增强,资金开始逐步转向具有基本面支撑的行业。

四季度,我们对量化模型进行了持续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特别是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时期,我们通过增加因子的多样性和调整因子权重,提高了模型的稳定性和收益能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优化量化模型,引入更多先进的因子和算法,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稳定性。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三季度,市场整体向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升。大小盘层面,代表市场大盘风格的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6.07%,代表市场小盘风格的中证2000指数上涨17.67%。行业层面,表现靠前的行业有非银金融、房地产、商贸零售、社会服务、计算机;表现靠后的行业有银行、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煤炭;行业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季度反转效应,二季度表现靠前的行业在三季度表现相对靠后。量化因子层面,贝塔因子和低波动因子在三季度表现相对较好。宏观层面,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齐发,促进了市场的反弹;预期政策落地发力,将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

三季度,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策略的风控体系。通过引入一定的风险因子,可以有效地控制超额收益的回撤。策略迭代方面,进一步扩展了因子库,使得量化模型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获取超额收益。当前形势下,预期随着宏观政策的不断推进,市场继续向上回升的概率较大,我们将继续通过选股模型跟踪市场不同方面的变化,获取稳定的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