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3年第3季度
- 2023年中期
- 2023年第2季度
- 2023年第1季度
- 2022年年度
- 2022年第4季度
- 2022年第3季度
- 2022年中期
- 2022年第2季度
- 2022年第1季度
- 2021年年度
- 2021年第4季度
- 2021年第3季度
- 2021年中期
- 2021年第2季度
- 2021年第1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呈现弱复苏的态势。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除地产外的各项经济数据普遍企稳,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好于预期。预计随着稳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经济将保持恢复向好的趋势。
从股票市场来看,三季度A股整体处于震荡回调走势。从宽基指数来看,上证指数收益率为-2.86%,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3.98%,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5.13%,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9.53%。从行业表现来看,非银金融、煤炭和石油石化等行业表现较好,电力设备、传媒和计算机等行业表现较差。从市场风格来看,价值风格表现好于成长风格,小盘风格与大盘风格表现相对均衡。
在此期间,作为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积极调整投资组合,逐步增加配置高性价比的长期优质公司,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我们对市场更加乐观一些。二季度经济恢复速度低于年初的乐观预期,为了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未来一个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发力。海外来看,美国通胀下降持续超预期,美联储有望提前结束加息周期。从板块或主题来看,随着中报的公布,AI(人工智能)相关主题的投资有望回归理性,对应公司面临业绩证伪或涨幅过高而业绩低于预期的考验。“中特估”主题经过前期调整,下阶段仍然值得关注,但需重点挖掘经营确有改善的公司。超跌的新能源、消费和医药等板块值得重点关注,随着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投资者对经济的信心将逐渐恢复,市场有望回归基本面投资。
管理人在下阶段的投资运作中,将坚持使用基本面量化模型优选质地优良、成长性好、估值合理的公司进行配置,重点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增长呈现弱复苏态势。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在去年二季度低基数的情况下,4月份和5月份经济增速回落较快,6月份有所企稳。居民收入的修复依然偏慢,商品消费仍有待改善,地产链和出口链对经济的拖累仍然较大。为了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稳增长政策亟需发力。
由于经济增长低于此前的乐观预期,股票市场维持震荡走势。整个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0.75%,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2.29%,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5.61%。报告期内,股票市场从“强预期、弱现实”逐步切换到“弱现实、弱预期”,跟经济强相关的板块大多表现不佳,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板块走势偏强,短期大部分公司的走势逐渐脱离基本面。从行业表现来看,通信、传媒和计算机等行业表现较好,商贸零售、房地产和美容护理等行业表现不佳。从市场风格来看,价值风格表现好于成长风格,小盘风格表现好于大盘风格。
在此期间,作为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积极调整投资组合,逐步增加配置高性价比的长期优质公司,尽量回避估值过高的热点主题,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整体呈现弱复苏态势。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从4月的5.6%进一步回落至3.5%,社零同比增速从4月的18.4%放缓至12.7%,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4月的4.7%进一步下滑至4.0%,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为-7.5%,前值8.5%。为了实现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稳增长政策亟需发力。
由于经济增长低于此前的乐观预期,股票市场从“强预期、弱现实”逐步切换到“弱现实、弱预期”,跟经济强相关的板块大多表现不佳,而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板块走势偏强,短期大部分公司的走势逐渐脱离基本面。报告期内,从行业表现来看,通信、传媒和家用电器等行业表现较好,商贸零售、食品饮料和建筑材料等行业表现较差。从市场风格来看,价值风格表现好于成长风格,大盘风格与小盘风格表现相对均衡。
在此期间,作为量化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积极调整投资组合,逐步增加配置高性价比的长期优质公司,尽量回避估值过高的热点主题,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国内经济温和复苏,向上的方向得到确认,只是复苏的斜率低于此前的乐观预期。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基本符合预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5%,其中地产投资出现明显改善。但生产端仍偏弱,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9%。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3月相比2月的高点也有所回落。
从股票市场来看,一季度A股震荡向上,主要宽基指数均录得上涨,上证指数收益率为5.94%,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4.63%,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8.11%,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2.25%。从行业表现来看,计算机、传媒和通信等行业表现较好,房地产、商贸零售和银行等行业表现不佳。从市场风格来看,成长风格表现好于价值风格,小盘风格表现好于大盘风格。
在此期间,作为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一阶段,预计市场呈现震荡上行走势。2023年经济复苏是最重要的主线,经济刺激政策有望陆续出台,虽然经济及上市公司的业绩修复是渐进的过程,但市场预期的修复会早于经济基本面。从海外市场来看,随着美国通胀见顶回落,美联储加息周期或接近尾声,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从指数的估值来看,当前A股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水平仍然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往下的空间不大,往上仍然有较大的空间。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增长,预计大部分行业都能有所表现,而我们更看好在过去受疫情、美国加息和地产三大因素影响而跌幅较大的优质公司,主要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金融地产链、TMT等。
从市场风格来看,成长与价值风格皆有机会,但代表长期价值的质量因子最为看好。
管理人在下阶段的投资运作中,将坚持使用基本面量化模型优选质地优良、成长性好、估值合理的公司进行配置,重点把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宏观经济形势异常复杂、艰难。年初“稳增长”政策发力,经济开局不错。随着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在国内开始传播,疫情多地散发,对经济造成极大冲击。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不仅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走向,也影响了能源供需格局。美联储开启新一轮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拖累。年底地产托底政策相继出台、防疫措施调整,显示了政府恢复经济正常增长的决心。最终2022年GDP增速为3%,虽无法实现年初的经济目标,但好于此前预期。
从股票市场来看,A股走出W型走势,但每轮反弹的高点都低于前高,从累计收益来看,主流宽基指数均回调较大。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1.63%,中证500指数收益率-20.31%,创业板指数收益率-29.37%。从全年来看,低估值板块总体排名靠前,而成长板块总体跌幅较大。从具体行业收益来看,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能源价格飙涨,煤炭行业一枝独秀,社会服务、交通运输、美容护理、商贸零售和银行也是收益率靠前的行业,电子、建筑材料、传媒、计算机和电力设备是跌幅靠前的行业。
从风格走势来看,价值风格表现大幅好于成长风格,大小盘风格差异不大。受美联储近40年来最快的加息步伐影响,全球成长股深度回调,A股和港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大小盘风格上,由于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业绩优势不再,同时2021年小盘股的估值已经修复到合理位置,因此大小盘风格上两者差异不大。
在此期间,作为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回顾本报告期,受疫情冲击、外需走弱和地产下滑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从已经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工业生产、消费和投资下滑严重。11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2.2%,较10月增速回落2.8个百分点。受制于疫情影响,11月社零当月同比继续回落5.4个百分点至-5.9%,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明显低于市场预期。11月固定资产投资除基建逆势走高,地产投资全线走弱,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从11月中下旬以来,地产托底政策和防疫措施调整相继出台,显示了政府恢复经济正常增长的决心,极大地扭转了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从海外市场来看,随着美国通胀见顶回落,美联储加息预期减弱,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提升。
从股票市场来看,四季度A股触底反弹,区间收益基本走平。地产政策和防疫措施调整以来,市场由“复苏交易”主导,但“强预期”之下,经济恢复速度仍偏慢。从宽基指数来看,上证指数收益率为2.14%,沪深300指数收益率为1.75%,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为2.63%,创业板指数收益率为2.53%。从行业表现来看,社会服务、计算机和传媒等行业表现较好,煤炭、石油石化和电力设备等行业表现较差。从市场风格来看,价值风格表现好于成长风格,大盘风格表现好于小盘风格。
在此期间,作为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基金严格遵照量化指数增强的投资模式进行操作,一方面严格控制组合跟踪误差,避免大幅偏离标的指数,另一方面坚持基本面量化投资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积极调整投资组合,力求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实现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