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希-易方达信息产业混合A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郑希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一季度全球市场(尤其是科技股领域)出现分化震荡,美股科技出现明显回调,数据中心AI算力、信创软件震荡加大,港股互联网、机器人、AI应用、创新药、新消费以及端侧算力等成长性行业有明显上涨,整体来看,随着DeepSeek、宇树机器人等国内产品竞争力逐步体现,而美国由于GPT4.5、Grok3模型能力略低于预期,中美科技竞争关系有所变化,美国正逐步弱化、中国逐步强化。2025年一季度中证TMT指数上涨3.62%,沪深300指数下跌1.21%,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0.42%,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4.25%,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0.74%。特朗普上任增大全球关税担忧,同时由于对海外主要经济体增速下行担忧,美债利率缓慢下降;在全球利率下降通道之下,国内经济政策空间逐步变大。

分析原因:

(1)全球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增加导致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开始逐步显现,特朗普关税政策进一步放大经济下行与通胀的担忧;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经济刺激政策空间正逐步放大,国内财政政策发力加速国内产能出清、确立周期盈利低点;

(2)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压力继续下降,国内资产估值大概率逐步进入上行区间;

(3)TMT产业内部出现分化:

A、全球AI数据中心产业链/国内AI数据中心产业链:美国由于GPT4.5、Grok3模型能力略低于预期,海外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有所弱化,海外CSP(云服务提供商)的AI资本开支前景出现分歧,但是AI数据中心中的新技术迭代依然加速,PTFE(聚四氟乙烯)、铜线连接以及CPO(共封装光学)等新技术产业化落地速度提升;同时随着国内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发布,国内模型竞争力快速提升,开源路线加速技术应用落地,国内几大CSP大厂AI资本开支加大,国内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明显进入上行周期;

B、国产半导体先进制程产业链:随着国产化设备逐步进入商业阶段,先进制程以及先进封装正在快速扩产,先进制程晶圆厂以及相关半导体设备行业表现出独立于全球半导体周期的成长性;

C、智能手机产业链:随着国内对手机补贴逐步落地以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智能手机产业链景气度在2025年一季度重新进入景气上行阶段;

D、AI应用端硬件产业链:随着AI大模型迭代加速,AI agent、智能AI眼镜、智能驾驶等加速发展,端侧需求具有广泛的成长空间,提升未来整体科技产业景气度增速曲线。

本基金在2025年一季度保持较高仓位,以信息产业的成长性投资品种为核心仓位,提升了国内AI算力、半导体晶圆制造、互联网以及机器人产业链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降低了海外算力、软件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

由于海外算力、苹果产业链配置比例较高,2025年一季度组合整体表现不佳,我们将努力进一步优化组合,根据行业景气程度预判对组合进行行业集中。展望二季度,国内AI agent应用、机器人、新消费等领域基本面有较强爆发力,具有成长性,有一定配置价值;同时互联网平台、半导体、国产算力、国产可穿戴产业链相关基本面相对清晰,目前估值水平已经逐步回到较为合理水平,我们将维持较高配置比例。

基于以上判断,预计本基金在2025年二季度将保持较高仓位,整体立足于中长期盈利成长性和稳定性的原则构建组合,维持以竞争优势明显、估值合理的信息产业投资标的为核心持仓结构,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并在中小市值股票中寻找能超越周期的个股。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由于配置电子、信息化相关资产比例较高,整体表现不够突出,我们将努力进一步优化组合,根据对行业景气程度的预判对组合进行行业集中。展望2025年,随着宏观经济政策逐步落地,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向好。随着中国泛科技产业竞争力提升,中高端工业品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内需也逐步进入好转的阶段。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预计资本市场活跃度将有所提升,潜在收益率提升是大概率事件。随着科技行业全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A股信息产业相关投资机会预计将进一步增加。AI算力产业链景气由海外产业链传导到国内算力产业链,同时AI推理应用预计大范围爆发,目前多数公司估值相对合理,信息化、传媒等行业弹性较大,我们将进一步增加相关行业配置比例。

基于以上判断,本基金在2025年将保持较高仓位,整体立足于中长期盈利成长性和稳定性的原则构建组合,维持以竞争优势明显、估值合理的信息产业投资标的为核心的持仓结构,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并在中小市值股票中寻找能超越周期的个股。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A股市场整体上涨同时分化明显,泛AI科技成长、有色周期以及大盘红利股表现较好,消费、新能源等白马板块相对较弱。2024年沪深300指数上涨14.68%,上证指数上涨12.67%,中小盘指数上涨6.55%,中证TMT指数上涨18.83%,创业板指数上涨13.23%,科创50指数上涨16.07%。海外主要经济体依然有较强通胀压力,美债利率高位震荡;国内通胀预期下降,利率下行。

分析原因:

(1)全球宏观层面,虽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移民政策加剧美国再通胀压力,但随着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压力逐步显现,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海外市场进入利率下行通道;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经济刺激政策空间正逐步放大,国内财政政策发力加速国内产能出清、确立周期盈利低点;

(2)新兴产业层面:2024年全球AI产业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微软、亚马逊、谷歌、特斯拉、字节以及META等全球CSP(云服务提供商)均加大数据中心侧的AI相关资本开支,全球算力产业链进入景气通道,同时大幅驱动数据网络的技术迭代与创新,“算力+算法+数据”的循环迭代模式基本成形,OpenAI、DeepSeek等大模型公司推理模型的逐步成熟加速产业AI-Agent的全面落地;

(3)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由于国内外有利率差,整体A股资本市场面临一定流动性压力,但随着国内经济政策的逐步转向,资本市场流动性压力正逐步缓解;

(4)TMT产业:信息产业整体基本面分化,海外AI算力产业链、国内高端进口替代产业持续超预期,手机产业链、软件、游戏、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产业链均景气度较弱。

本基金在2024年保持较高仓位,以信息产业的成长性投资品种为核心仓位,提升AI算力产业链以及半导体产业链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降低了手机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软件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四季度A股市场活跃度上升,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行业之间出现明显分化,AI+、信创软件、新消费、机器人等成长性行业股价有明显上涨,高分红、周期、大金融等大市值指标股进入高位震荡阶段。四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2.06%,上证指数上涨0.46%,中小盘指数下跌0.07%,中证TMT指数上涨10.12%,创业板指数下跌1.54%,科创50指数上涨13.36%,科创100指数上涨3.02%。虽然特朗普当选增大全球再通胀的担忧,但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开始进入下行通道,美债利率缓慢下降;在全球利率下降通道之下,国内经济政策空间逐步变大。

分析原因:

(1)全球宏观层面,虽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以及移民政策加剧美国再通胀压力,但随着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压力逐步显现,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海外市场进入利率下行通道;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经济刺激政策空间正逐步放大,国内财政政策发力加速国内产能出清、确立周期盈利低点;

(2)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压力继续下降,国内资产估值大概率逐步进入上行区间;

(3)TMT产业:随着美国GPT-o3模型、国内字节大模型发布以及AI端侧产品路线图逐步清晰,四季度信息产业整体基本面出现景气上行,除了全球AI算力产业链、高端进口替代产业以及互联网平台盈利能力超预期,大部分半导体、软件、手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也逐步从底部开始修复,大部分科技产业子行业进入盈利向上的周期拐点。

本基金在四季度保持较高仓位,以信息产业的成长性投资品种为核心仓位,提升了国内AI算力、半导体产业链、消费电子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降低了涨幅较大的软件传媒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三季度末A股市场整体出现上涨,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小市值个股超额收益明显,其中AI(人工智能)、软件传媒、新能源、机器人、军工等中小市值成长性行业由于之前调整幅度较大,在三季度有明显上涨;高分红、周期、大金融上涨幅度相对较小。三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16.07%,上证指数上涨12.44%,中小盘指数上涨15.39%,中证TMT指数上涨16.62%,创业板指数上涨29.21%,科创50指数上涨22.51%。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开始下行,美债利率进入下行通道;在全球利率下降通道之下,国内经济政策空间逐步变大。

分析原因:

(1)全球宏观层面:由于区域性地缘冲突以及美元降息预期,全球定价的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随着全球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压力逐步显现,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逐步缓解,海外市场进入利率下行通道;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经济刺激政策空间正逐步放大,PPI(生产价格指数)以及PMI(采购经理指数)正在逐步见底的过程之中,产能出清的顺周期产业盈利低点基本确立,产能未出清的行业盈利仍然在寻底之中;

(2)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通道,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压力大幅减少,国内资产估值大概率逐步进入上行区间;

(3)TMT产业:信息产业整体基本面出现明显分化,全球AI算力产业链、高端进口替代产业以及互联网平台盈利能力超预期,大部分半导体、软件、手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产业链景气度依然较弱,但随着借贷压力以及成本端压力的缓解,预计这些行业的盈利能力环比将有所提升。

本基金在三季度保持较高仓位,以信息产业中成长性投资品种为核心仓位,提升了AI算力、游戏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等相关行业的配置比例,降低了周期性较强的电子、软件等相关行业配置比例。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从全球角度看,AI驱动的全球数字化再升级拉动了全球科技产业总量需求,使得这轮科技产业增长明显快于全球GDP增速。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驱动底层技术升级加速,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技术领先性企业充分受益这轮产业红利。从国内角度看,中国高端制造业产业升级加速,一方面逐步分享到AI投资的景气度红利,另一方面逐步实现关键技术产品的自主国产化。

展望2024年下半年,消费电子产业链、智能汽车产业链基本面相对清晰,目前估值已经回到较为合理的水平,组合计划逐步增加配置比例。我们将努力进一步优化组合,根据行业景气程度预判对组合进行行业集中。

基于以上判断,本基金在下半年计划保持较高仓位,整体立足于中长期盈利成长性和稳定性的原则构建组合,维持以竞争优势明显、估值合理的信息产业投资标的为核心的持仓结构,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并在中小市值股票中寻找能超越周期的个股。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出现明显分化,沪深300指数上涨0.89%,上证指数下跌0.25%,中小盘指数下跌7.60%,中证TMT指数下跌7.47%,创业板指数下跌10.99%。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大小盘个股分化明显,软件传媒、新能源、机器人、军工等中小市值成长性行业调整幅度较大,高分红、周期、大金融有所上涨或相对抗跌。

分析原因:

(1)全球宏观层面:由于区域性地缘冲突以及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依然没有明显缓解,全球定价的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海外市场利率依然在高位震荡;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PPI(生产价格指数)以及PMI(采购经理指数)正在逐步见底的过程之中,产能出清的顺周期产业盈利低点基本确立,产能未出清的行业盈利仍然在寻底之中;

(2)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由于国内外依然有利率差,整体上半年资本市场面临一定流动性压力;

(3)TMT产业:信息产业整体基本面出现明显分化,全球AI(人工智能)算力产业链、中高端服务器产业链、国内部分高端进口替代产业持续超预期,大部分半导体、软件、手机产业链、游戏、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产业链景气度依然较弱,但随着成本端压力缓解,预计这些行业的盈利能力环比将有所恢复。

本基金在2024年上半年保持较高仓位,以信息产业中成长性投资品种为核心,提升了AI算力以及半导体产业链等相关行业的配置比例,降低了传媒、软件等相关配置比例。由于配置传媒、软件资产比例较高,上半年组合整体表现一般。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二季度A股市场整体出现调整,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大小盘个股分化明显,软件传媒、新能源、机器人、军工等中小市值成长性行业调整幅度较大,高分红、周期、大金融有所上涨或相对抗跌。沪深300指数下跌2.14%,上证指数下跌2.43%,中小盘指数下跌5.30%,中证TMT指数下跌1.17%,创业板指数下跌7.41%。海外主要经济体依然有较强通胀压力,美债利率维持高位震荡;国内通胀预期进一步下降,利率下行。

分析原因:

(1)全球宏观层面:由于区域性地缘冲突以及美元降息预期,全球定价的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依然没有明显缓解,海外市场利率依然在高位震荡;国内宏观经济正处于复苏初期,PPI(生产者价格指数)以及PMI(采购经理指数)正在逐步见底的过程之中,产能出清的顺周期产业盈利低点基本确立,产能未出清的行业盈利仍然在寻底之中;

(2)A股资本市场流动性:由于国内外依然有利率差,整体二季度资本市场面临一定流动性压力;

(3)TMT产业:二季度信息产业整体基本面出现明显分化,全球AI(人工智能)算力产业链、中高端服务器产业链、国内部分高端进口替代产业持续超预期,而大部分半导体、软件、手机产业链、游戏、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产业链景气度依然较弱,但随着成本端压力缓解,预计这些行业的盈利能力环比将有所恢复。

本基金在二季度保持较高仓位,以信息产业中成长性投资品种为核心仓位,提升了AI算力以及半导体产业链等相关配置比例,降低了传媒、软件等相关配置比例。

由于配置AI产业链、半导体、传媒软件资产比例较高,二季度本基金整体表现一般,我们将努力进一步优化组合,根据行业景气程度预判对组合进行行业集中。展望三季度,消费电子产业链、智能汽车产业链基本面相对清晰,目前估值水平已经回到较为合理水平,组合计划将逐步增加相关配置比例。

基于以上判断,本基金在三季度计划保持较高仓位,整体立足于中长期盈利成长性和稳定性的原则构建组合,维持以竞争优势明显、估值合理的信息产业投资标的为核心的持仓结构,保持组合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并在中小市值股票中寻找能超越周期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