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皓-易方达新经济混合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陈皓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得益于9月下旬以来政策端对国内经济、资本市场、地产、化债等问题的支持,四季度A股市场在前期大幅反弹后高位震荡,市场交易活跃,不乏结构性机会。四季度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涨幅分别为-2.56%、-2.06%、-0.30%、4.36%、-1.54%、13.36%。其中商贸零售、电子、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传媒、银行等行业涨幅居前,食品饮料、医药、周期等方向相对落后。

本基金四季度配置较多的电子、计算机、通信、传媒等行业季度内涨幅居前,但由于四季度市场流动性结构分化,机构重仓股票整体受流动性因素压制而表现不佳,影响了本基金的绝对收益表现。

2024年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分别上涨12.67%、9.34%,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和市场信心修复下,展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和复苏动力,过去三年首次实现正的年度收益。过去几年,市场对于中国资产的悲观预期不断加剧,这种悲观不仅表现为对分子端(企业盈利预期)的不断下修,也体现在分母端(市场估值)的持续承压,以及市场结构的极致分化。

展望2025年,市场仍面临国内经济复苏程度、海外降息节奏、贸易及地缘政治摩擦、产业发展进程等不确定性的挑战,但我们看到诸多积极因素也在积累:(1)政策端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不断加强,对于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的建设更加重视;(2)部分行业景气下行风险逐步消化,优质企业已经率先迈过经营周期拐点;(3)市场参与者对于资本配置、股东回报等的认知不断深化;(4)外部高利率环境的压力已经部分缓解。我们认为上述积极变化有助于中国资产分子端的负向趋势、分母端的悲观预期逐步扭转。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5年,我们将保持积极、审慎的心态,尽最大努力优化投资策略,以期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受国内宏观政策变化、海外降息及需求预期波动的影响,三季度A股市场先跌后涨、波动加剧。7-8月内外需趋势性走弱,影响市场信心,A股市场整体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下跌趋势。随着9月下旬政府出台一系列提振经济预期、呵护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市场在9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大幅反弹。三季度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15.05%、16.07%、16.19%、16.60%、29.21%、22.51%。其中非银金融、地产、消费、TMT、新能源等行业涨幅较大,周期、高股息等方向涨幅相对落后。

本基金三季度整体表现一般,主要由于配置比例较多的周期、通信等行业三季度涨幅相对落后,影响了净值表现,同时在市场整体下跌、减量博弈过程中,公募基金重仓股票整体表现较差。9月末市场反弹过程中,本基金持仓结构对内需的暴露度相对较低,重仓方向与反弹的主流方向非银、消费、地产等行业也有较大程度的偏离,在市场大幅反弹期间未获得超额收益。

展望四季度,尽管国内复苏强度、海外大选、降息、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仍存,但从9月下旬以来的国内政策表态来看,政策端对于国内经济、资本市场的呵护态度已经比较明确,“政策底”雏形已现,内需资产相关的不确定性已显著削减。过去两年中美周期错配、人民币资产表现承压的趋势有望迎来反转,中国相关资产的系统性估值修复有望持续。此外,尽管过去三年A股市场表现并不如意,但我们也看到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在持续完善,市场参与主体对于资本市场投资功能的认识在持续深化,上述变化必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在市场由熊转牛的潜在窗口期,我们力争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预计市场影响因素将更为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仍存。海外方面,高利率环境将持续给海外经济带来压力,目前美国通过财政支出支撑经济的持续性存疑,下半年外需或面临一定程度的回落压力,随着美国降息及大选愈发临近,海外市场的波动性或将增加。国内方面,在出口部门同比基数变高、海外需求转弱的背景下,或将一定程度上受到海外经济走弱的拖累,需要关注国内经济政策在三中全会后是否会有所调整。上述未知因素都将给市场带来新的变量,在可能面临的又一重要拐点,我们也力争尽自身最大的努力,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上半年的A股总体波动较大,1月份市场出现明显跌幅,随后在资本市场监管政策和地产政策的积极变化下,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2-4月迎来强劲反弹,但由于经济数据仍然偏弱,加上企业盈利持续位于低位,6月份市场再次回落。上半年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上涨2.95%、0.89%,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则分别下跌8.96%、16.84%、10.99%、16.42%。大盘因子超额显著,但个股中位数跌幅超过20%,市场表现较为分化。

本基金上半年未能取得正收益,由于海外高利率环境整体对全球经济形成压制,我们选择了具备独立的行业或个股逻辑的方向进行配置,以规避宏观经济、贸易摩擦、流动性等不确定性带来的潜在风险,但由于重仓的前两大行业医药、计算机阶段性跌幅较大,且组合持仓风格相对市场更偏中小盘,在上半年增量资金缺乏的市场环境中,大盘股整体有显著超额收益,中小市值股票则阶段性逆风,也对基金的业绩表现形成一定程度的拖累。尽管我们也把握了周期、公用事业、电子等行业的部分机会,报告期基金收益率还是不尽如人意。整体看无论过程还是结果,都还有很多值得提升的方面。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二季度A股先扬后抑,5月地产政策增强了投资者对内需的信心,并引领市场反弹。但较弱的经济数据以及企业盈利持续位于低位,又使得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的中期业绩情况。期间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0.83%和2.14%,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则跌幅更大,分别为6.50%、10.02%、7.41%、6.64%。整体上仍然是大盘、价值因子显著跑赢,市场防御心态仍然较重。

本基金在二季度维持仓位稳定的同时积极调仓应对市场变化,主要增持方向包括:

1、景气度修复的电子行业,包括PCB(印刷电路板)、苹果链、半导体等;

2、中长期格局改善的周期子板块:如涤纶长丝、制冷剂、电解铝等;

3、处于产业周期底部的军工板块。

2024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一季度的A股市场以春节为分水岭,呈现出明显的V型走势,整体风格上,大盘、价值风格显著跑赢小盘、成长风格,行业上银行、石油石化、煤炭等低估值红利板块表现较好,而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等成长方向表现欠佳。一季度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3.82%和3.10%,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2.64%、7.58%、3.87%、10.48%。

本基金一季度仓位维持稳定,主要增持了化工、有色、火电等周期板块,减持了部分估值较高的计算机、半导体个股,但由于重仓的前两大行业医药、计算机阶段性跌幅较大,且持仓风格整体偏中小盘,导致基金净值表现不佳。

2023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来到2024年,开年个股超预期的下跌让投资人情绪更加低迷,尽管各项指标(包括估值、情绪、技术等)基本都达到历史极值的水平,但持续的下跌已经让大家开始怀疑这一次会不会真的“不一样”?诚然在“惊涛骇浪”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正经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盲目乐观肯定是不可取的,但也没有必要因为眼前的下跌而将悲观情绪无限放大。我们欣喜地看到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真金白银加大回购力度,“关注投资者回报”也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经济和股市的周期循环往复并不罕见,但越来越完善的资本市场制度体系和越来越多高质量发展的上市公司,则对投资人是一大幸事!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3年对于中国市场投资人毫无疑问是十分艰难的,尤其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的大背景下,更是加剧了投资人的痛苦和焦虑。全年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指数、科创50指数分别下跌11.38%、7.42%、6.28%、19.41%、11.24%。

回顾2023年的投资过程,我们年初对中美经济的宏观判断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同时在年中也看到政府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定力。2023年市场增量资金缺乏,当这些构建组合的关键判断出现偏差时,获取超额收益必然更加艰难。但我们的投资也并非全无亮点,面对波动较大的市场,我们风格保持稳定、坚持深度研究,在市场一片火热的AI(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机器人等主题投资中保持定力、没有追高,尽管收益有限,但避免了大幅回撤的风险。同时我们坚定看好医药行业和中小盘风格,并在三季度医疗反腐时逆势买入,这也是我们组合四季度相对抗跌、有较大超额收益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