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3年第1季度
- 2022年年度
- 2022年第4季度
- 2022年第3季度
- 2022年中期
- 2022年第2季度
- 2022年第1季度
- 2021年年度
- 2021年第4季度
- 2021年第3季度
- 2021年中期
- 2021年第2季度
- 2021年第1季度
- 2020年年度
- 2020年第4季度
- 2020年第3季度
- 2020年中期
- 2020年第2季度
- 2020年第1季度
- 2019年年度
- 2019年第4季度
- 2019年第3季度
- 2019年中期
- 2019年第2季度
- 2019年第1季度
- 2018年年度
- 2018年第4季度
- 2018年第3季度
- 2018年中期
- 2018年第2季度
- 2018年第1季度
- 2017年年度
- 2017年第4季度
- 2017年第3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3年一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平稳过峰,社会经济活动显著回暖,市场经营主体信心得到提振,内需恢复较快。报告期间,稳经济政策举措持续落地,投资者不仅对国内经济增长信心逐步加强,而且对高质量发展理念认知逐步加深。同期,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出口形成一定压力,海外主要经济体持续紧缩货币政策引发金融风险,加剧了海外市场波动。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走势呈现先涨后震荡的走势,各行业板块表现分化的特征较为突出。2023年一季度,创业板指数上涨2.2%。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个股选择难度大,这给长期投资策略带来较大挑战。相比之下,指数基金通过固定选股规则和定期调整机制,不仅实现了成份股的新陈代谢,保持了指数基金的长期活力,而且通过每期的吐故纳新,大市值龙头公司沉淀下来,成为指数市值及盈利的中坚力量,进而提升了指数整体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长期持股信心。
创业板指发布于2010年6月,伴随创业板的发展与改革,已进化为成长风格的代表性指数。指数以高端制造为核,覆盖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赛道,体现出较高成长性,是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产业发展红利的优质工具。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3年,疫情对经济冲击有所减弱,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息进程或接近尾声,全球衰退风险降低。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国内经济有望进入复苏阶段。长期来看,国家强调“自主创新,推动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转变,推动机制体制改革、汇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高端制造、自主可控等主题产业将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回顾2022年,受国内疫情持续反复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活动有所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同期,全球疫情反复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导致包括能源、工业原材料在内的关键商品出现供应链短缺,制造业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挑战,并且欧美等海外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居高不下,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经济衰退预期上升,对应的资本市场波动显著增大。为应对国内外负面冲击,国内经济政策持续发力,陆续推出地产纾困、扩大内需等刺激政策,有效支持经济稳定运行。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A股市场全年波动较大,但随着年末经济预期转好和投资者情绪回升,市场在2022年四季度有一定修复。创业板指作为深市创业板的代表性宽基指数,市值分布偏大中盘,成长风格突出,主要权重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2022年,创业板指数下跌29.4%。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个股选择难度大,这给长期投资策略带来较大挑战。相比之下,指数基金通过固定选股规则和定期调整机制,不仅实现了成份股的新陈代谢,保持了指数基金的长期活力,而且通过每期的吐故纳新,大市值龙头公司沉淀下来,成为指数市值及盈利的中坚力量,进而提升了指数整体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长期持股信心。
创业板指发布于2010年6月,截至本报告期末,已经平稳运行12年有余,创业板指伴随创业板的发展与改革,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指数。截至2022年底,创业板指以高端制造为中枢,覆盖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赛道,体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展望未来,创业板指数将持续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政策。创业板ETF期权于2022年9月推出,上市后交易持续活跃,有利于进一步引导资金增加对创业板头部个股、尤其是创业板ETF的配置,助力创业板优质上市公司吸引稳定的中长期投资群体,获得更好的成长发展机会。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2年四季度,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新任务,我国主动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陆续推出房地产市场金融支持政策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从结构上看,传统经济板块中,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和监管政策调整,金融、地产等行业的业绩压力得到缓解,能源行业的基本面边际改善;新兴经济板块中,消费行业随着防疫措施优化开始重拾信心,医药行业的集采风险有所释放,互联网行业逐渐步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整体来看,A股市场在四季度整体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不同的行业板块表现出现明显分化。创业板指作为深市创业板的代表性宽基指数,市值分布偏大中盘,成长风格突出,主要权重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2022年四季度,创业板指数上涨2.5%。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个股选择难度大,这给长期投资策略带来较大挑战。相比之下,指数基金通过固定选股规则和定期调整机制,不仅实现了成份股的新陈代谢,保持了指数基金的长期活力,而且通过每期的吐故纳新,大市值龙头公司沉淀下来,成为指数市值及盈利的中坚力量,进而提升了指数整体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长期持股信心。
创业板指发布于2010年6月,截至本报告期末,已经运行12年有余,创业板指伴随创业板的发展与改革,已成为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指数。市场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丰富的投资工具,是创新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资本力量。截至本报告期末,创业板指以高端制造为中枢,覆盖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赛道,体现出较高的成长性。同时,指数经过12年的积累,已沉淀出一批细分产业龙头,行业龙头的聚集,既保证了指数的整体增速,也提升业绩增长的稳定性。展望未来,创业板指数将持续受益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政策。此外,本年度三季度上市的创业板ETF期权持续活跃,也提升了创业板ETF及其成份股的定价效率,在此背景下长期资金参与意愿提升,产品的长期投资价值将得到加强。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2年三季度,受地缘冲突加剧、海外主要经济体流动性紧缩等因素影响,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同期,国内经济受限于海内外需求降低、美元指数快速抬升及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经济回暖速度有所放缓。本报告期内,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资产波动率提升,A股整体表现不佳。创业板指作为深市创业板的代表性宽基指数,市值分布偏大中盘,成长风格突出,主要权重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2022年三季度,创业板指数下跌约18.6%。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个股选择难度大,这给长期投资策略带来较大挑战。相比之下,指数基金通过固定选股规则和定期调整机制,不仅实现了成份股的新陈代谢,保持了指数基金的长期活力,而且通过每期的吐故纳新,大市值龙头公司沉淀下来,成为指数市值及盈利的中坚力量,进而提升了指数整体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长期持股信心。创业板指数的长期投资价值比较突出,2012年到2021年十年间,创业板指年化收益率约为17%,超过同期的名义GDP增速和其他宽基指数年化收益率,帮助投资者分享了中国创新成长类上市公司的成长红利。
2022年9月19日,以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合约标的的创业板ETF期权在深交所正式上市交易,这是国内首个面向创新成长类股票的场内期权品种,是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将继续加强创业板ETF的规范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力争进一步降低产品跟踪误差,提高产品流动性,提升创业板ETF的市场深度。我们期待创业板ETF期权与创业板ETF形成相互促进、协同增效的发展格局,随着创业板的生态圈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有望给市场带来更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及吸引更多元化的投资者和资金,进而提升定价效率,持续引流中长期资金,最终实现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有效支持。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全球范围内疫情仍有可能反复,海外经济体加息进程有可能加速,但随着国内经济政策应对,上述因素对中国经济复苏进程影响预计将逐渐减弱。伴随着疫情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不断提高,对生活及经济的冲击逐步降低,产业链断点现象出现明显改善。此外,货币环境和信用环境持续宽松,使得经济复苏确定性进一步提高,证券市场的波动水平也有望回落。
长期来看,国家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科技创新企业有望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的长期驱动力,对应成长风格仍是证券市场的重要方向。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科技创新型公司的研发投入高、产品迭代快、技术路径不明确,集中式的个股投资风险比较大。相较之下,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指数化的投资方式,借助指数基金的分散化投资、按确定规则选股以及成份股定期调整等特点,有效降低选股的不确定性,分享到科创型公司总体的高成长红利。
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入,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不断涌现,企业业绩保持持续增长,创业板指长期配置价值得到提升。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长期看好创业板的投资者提供方便、高效的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反复的影响,部分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放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一定考验。二季度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叠加“稳增长”政策发力,流动性投放增加,我国社会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轨。在多重因素持续变化的影响下,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走势先抑后扬,波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创业板指作为深市创业板的代表性宽基指数,市值分布偏大中盘,成长风格突出,主要权重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指数经过多年迭代,沉淀了一批科技及高端制造龙头公司,使得指数业绩不仅保持较高增速,而且更具持续性。
本报告期内,随着二季度市场情绪好转,成长板块出现明显反弹,但由于前期回调幅度较大,指数今年以来仍呈现出一定程度回撤。指数中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2022年上半年,创业板指数下跌15.4%。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2年二季度,受国内局部地区疫情反复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一定考验。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叠加“稳增长”政策发力,流动性投放增加,我国社会经济活动逐渐回归正轨。在多重因素持续变化的影响下,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走势先抑后扬,波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创业板指作为深市创业板的代表性宽基指数,市值分布偏大中盘,成长风格突出,主要权重行业为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产业。指数经过多年迭代,沉淀了一批科技及高端制造龙头公司,使得指数业绩不仅保持较高增速,而且更具持续性。本报告期内,随着疫情逐步稳定,经济生产得以恢复,成长风格的风险偏好有所修复,新兴产业的股票价格走势出现明显反弹。报告期内,指数中的电力设备行业成份股表现较好,对指数收益贡献较大,而计算机、医药生物等行业的成份股表现落后,拖累了指数表现。2022年二季度,创业板指数上涨5.7%。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