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荣-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刘树荣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数,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第四季度,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经济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一是投资整体回暖,其中基建投资受益于财政扩张,增速实现回升,制造业投资维持较快增长速率,房地产投资亦呈现出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为经济增长奠定基础。二是消费领域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强劲驱动下,整体呈现回升态势,其中,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房地产及其关联商品销售有所回升,此外新消费趋势持续涌现,为经济增长增加新动力。三是出口总量维持景气态势,其中机电产品在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增长趋势较好,高新技术产品表现突出,新能源与环保产品成为新的增长驱动点,有力拓展了经济增长的外部空间。在货币金融方面,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应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标志着货币政策基调在历经多年后,由“稳健”再度转变为“适度宽松”。报告期间,央行通过降准、逆回购操作,以及创设互换便利与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政策工具,有序释放流动性,为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进而助力经济稳步回升。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调整态势,创业板指数小幅下跌1.5%。

长期来看,创业板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当下的创业板指数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涵盖了高端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本指数不仅展现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还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且便捷的途径,以便分享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收益。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数,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第三季度,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经济维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货币流动性保持在合理且充裕的水平,资产市场展现出震荡回升的趋势。在经济增长方面:一是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的支持,制造业投资维持在较高水平,基建投资呈现出边际回升迹象,房地产投资呈现止跌回稳态势;二是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温和复苏,其中健康、数字等新型消费领域呈现快速增长;三是出口总量持续保持景气状态,特别是高科技和制造业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货币金融方面,央行增强了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并提升了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如通过降准降息、创设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等手段,进一步维持货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及均衡投放,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复苏。2024年9月底,证监会推行一系列重大政策,包括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并购重组、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等政策。上述政策的出台有效地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显著提升了二级市场资产价格,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A股市场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先抑后扬态势,创业板指数上升29.2%。

长期来看,创业板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当下的创业板指数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涵盖了高端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本指数不仅展现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还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且便捷的途径,以便分享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收益。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4年下半年,从总需求层面看:在投资端,高端制造业将保持增长态势,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将逐步企稳,整体工业活动的景气度将维持复苏态势。在消费端,得益于经济复苏、政策支持和新兴消费场景的出现,消费需求有望逐步回升。在出口端,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基础上,高附加值产品将持续推动出口结构的优化。总体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复苏态势。

当前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全球市场相比仍具有显著的投资吸引力。政策驱动和盈利改善或将成为市场下阶段主要驱动力,海外主要经济体的降息进程也将对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前期市场关注的焦点,将在下半年逐步进入产品落地和业绩兑现阶段,建议关注以科技创新产业为核心的成长风格指数。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分享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成长提供良好的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持续复苏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通过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发行超长期国债以及加快培育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等措施,推动投资和消费稳步回升。其次,出口保持稳定增长,出口结构得到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再次,在流动性方面,央行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健基调,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积极实施逆周期调节措施,有效支持经济的复苏进程。最后,资本市场以新“国九条”政策为核心,结合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文件进行改革优化。上述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整体质量,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健康、稳定的投资环境。报告期内,A股市场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先扬后抑趋势,创业板指数最终下跌11.0%。

长期来看,创业板中的科技创新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创业板指数以新能源产业为基石,涵盖高端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领域,充分展示了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创业板指数,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机遇。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第二季度,随着宏观经济组合政策的持续推进与实施,经济增长呈现出持续复苏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实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回升,出口总量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结构亦得到优化,其中高附加值产品表现突出。在流动性方面,央行货币政策总体上维持稳健基调,着重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积极实施逆周期调节措施,有效支持经济的复苏进程。在资本市场方面,新“国九条”的出台不仅显著提升了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与预期,更将助力资本市场实现长期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报告期内,A股市场波动较大,整体呈现先扬后抑趋势,创业板指数下跌7.4%。

长期来看,创业板当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当前创业板指数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覆盖高端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中国优势产业,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投资者高效、便捷的获取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红利。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4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2024年一季度,国内宏观组合政策持续落地,经济基本面呈现边际改善,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商品与服务消费回升,生产制造业同步回暖。一季度“两会”召开,提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措施,有望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海外经济和政治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望带来全球流动性宽松环境。报告期内,整体市场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其中成长风格受个别科技行业龙头业绩不及预期、资金面冲击、投资者悲观情绪影响,回调幅度较深。2024年一季度,创业板指数下跌3.9%。

长期来看,创业板对应的科技创新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持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当前创业板指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覆盖高端制造、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中国优势产业,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有助于投资者高效,便捷获取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红利。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2023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4年,随着通胀缓和,海外主要经济体有望进入降息通道,全球经济有望保持较强韧性。在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背景下,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有望稳中求进。科技创新领域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高端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医药生物等产业受到政策大力支持,将在未来持续蓬勃发展。目前我国部分战略新兴细分产业已展现出全球产业竞争力,未来全球化空间广阔,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改善。创业板指以高端制造为核,对新经济赛道全面覆盖,长期配置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显现。

作为被动型投资基金,本基金将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以严格控制基金相对目标指数的跟踪偏离为投资目标,追求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质地优良的指数投资工具。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指,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以综合反映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表现。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回顾2023年,随着各项稳增长和宏观调节政策逐步落地,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全年GDP同比增长5.2%。分结构看,重点消费领域显著复苏,旅游消费、餐饮消费、新能源汽车消费等实现高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和出口稳步增长,高端制造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基建投资高质量增长,万亿国债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落地成为核心拉动力。2023年,海外核心经济体消费和投资陆续走强,经济增长与就业市场保持了较强韧性。但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际资本流动和高利率环境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一定冲击。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回调态势,仅有部分科技和周期行业录得正收益。2023年,创业板指数下跌19.4%。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由于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及多变性,个股选择难度大,这给长期投资策略带来较大挑战。相比之下,指数基金通过固定选股规则和定期调整机制,不仅实现了成份股的新陈代谢,保持了指数基金的长期活力,而且通过每期的吐故纳新,大市值龙头公司沉淀下来,成为指数市值及盈利的中坚力量,进而提升了指数整体的稳定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和长期持股信心。

创业板指发布于2010年6月,伴随创业板的发展与改革,已进化为成长风格的代表性指数。指数以高端制造为内核,覆盖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新经济赛道,成长性较为突出,是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产业发展的优质工具。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