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报告时间
- 全部
- 2025年第1季度
- 2024年年度
- 2024年第4季度
- 2024年第3季度
- 2024年中期
- 2024年第2季度
- 2024年第1季度
- 2023年年度
- 2023年第4季度
- 2023年第3季度
- 2023年中期
- 2023年第2季度
- 2023年第1季度
- 2022年年度
- 2022年第4季度
- 2022年第3季度
- 2022年中期
- 2022年第2季度
- 2022年第1季度
- 2021年年度
- 2021年第4季度
- 2021年第3季度
- 2021年中期
- 2021年第2季度
- 2021年第1季度
- 2020年年度
- 2020年第4季度
- 2020年第3季度
- 2020年中期
- 2020年第2季度
- 2020年第1季度
- 2019年年度
- 2019年第4季度
- 2019年第3季度
- 2019年中期
- 2019年第2季度
- 2019年第1季度
- 2018年年度
- 2018年第4季度
- 2018年第3季度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市值大、流动好的50只中国内地企业证券组成,以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本基金主要采取组合复制策略和适当的替代性策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在进行组合复制策略时,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即参考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变动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与全球金融条件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全球金融条件方面,2025年1月和3月的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均宣布维持当前利率不变,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保持在4.25%至4.50%之间,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美联储连续两次暂停降息。全球范围内,欧洲通胀继续温和放缓,欧央行分别于2月和3月各降息25个基点,已经连续六次降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方面,2025年一季度经济整体表现尚可,延续回暖态势,但复苏动能仍偏弱。其中,出口需求保持韧性,但外需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压力;内需在政策提振下温和回升,地产投资仍为拖累项。政策面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全方位扩内需”为导向,2025年财政赤字率或创新高,同时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以协同发力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整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呈现内需筑底企稳、政策效能渐显的复苏态势。报告期内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高态势,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行业表现相对领先,工业、能源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指数表现方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报告期内跟随港股市场呈现震荡走高,港币计价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约16.83%,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覆盖较为全面,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占比较为均衡,随着海外中概股回归及成份股定期调整,指数的新经济属性将逐渐增强。在中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产品将为境内投资者搭起桥梁,帮助投资者分享港股市场上中国内地企业的投资机遇。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101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6.6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42%。年化跟踪误差0.78%,在合同规定的目标控制范围之内。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港股市场走势主要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状况和海外流动性环境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在2025年有望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消费复苏、科技创新及国企改革将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港股作为中国经济的“离岸晴雨表”,将受益于企业盈利增速中枢的抬升。全球金融条件方面,美联储表示将根据通胀粘性维持较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2025年将延续降息趋势,尽管幅度可能不及此前乐观,但流动性宽松方向明确,有助于缓解港股估值压力。此外,在政策和资金面方面,随着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市场也预期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将会逐步显现,南向资金也将为港股市场持续注入活力。在国内经济持续向好预期与海外金融条件收紧趋缓预期的推动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望回暖,港股市场可能在盈利增速提升与估值修复的情形下,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覆盖较为全面,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占比较为均衡,随着海外中概股回归及成份股定期调整,指数的新经济属性将逐渐增强。在中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产品将为境内投资者搭起桥梁,帮助投资者分享港股市场上中国内地企业的长期增长红利。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市值大、流动好的50只中国内地企业证券组成,以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本基金主要采取组合复制策略和适当的替代性策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在进行组合复制策略时,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即参考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变动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与全球金融条件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回顾2024年,全球金融条件方面,在连续七次议息会议暂停加息之后,美联储在2024年9月、11月和12月的三次议息会议上分别宣布降息50、25和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25%至4.50%,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在12月的声明中也表示,对于后续的利率调整的程度和时机,委员会将仔细评估未来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和风险平衡,暗示降息的脚步或将放缓。全球范围内,欧美多个国家的通胀呈现缓解趋势,欧央行年内已经连续四次降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方面,受益于内外需的同步回暖、出口景气、制造业投资等支撑,国内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整体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恢复,整体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政策方面,上半年证监会发布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叠加下半年一系列降准、降息等一揽子宽松的货币政策,均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流动性,并提振市场信心。报告期内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高态势,信息技术、原材料等行业表现相对领先,医疗、必选消费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指数表现方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报告期内跟随港股市场呈现震荡走高,港币计价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约26.37%,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市值大、流动好的50只中国内地企业证券组成,以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本基金主要采取组合复制策略和适当的替代性策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在进行组合复制策略时,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即参考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变动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与全球金融条件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全球金融条件方面,2024年11月和12月的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均宣布降息25个基准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4.25%至4.50%,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降息。全球范围内,欧洲通胀继续温和放缓,欧央行分别于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年内已经连续四次降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方面,2024年四季度已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活动较三季度有所改善,但复苏势头依然偏弱。其中,出口需求表现相对平稳,内需受以旧换新政策提振,地产投资偏弱。政策方面,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超预期的政策宽松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整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呈现出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但基本面仍有待进一步夯实的状态。报告期内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回调态势,信息技术等行业表现相对领先,房地产、必选消费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指数表现方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报告期内跟随港股市场呈现震荡回调,港币计价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约2.93%,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覆盖较为全面,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占比较为均衡,随着海外中概股回归及成份股定期调整,指数的新经济属性将逐渐增强。在中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产品将为境内投资者搭起桥梁,帮助投资者分享港股市场上中国内地企业的投资机遇。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9438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57%,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32%。年化跟踪误差0.27%,在合同规定的目标控制范围之内。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市值大、流动好的50只中国内地企业证券组成,以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本基金主要采取组合复制策略和适当的替代性策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在进行组合复制策略时,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即参考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变动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与全球金融条件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全球金融条件方面,美联储在2024年9月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5.25%至5.50%降至4.75%至5.00%,下调50个基点,降幅超出市场预期,这也是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紧缩周期以来首次降息。全球范围内,欧美多个国家的通胀呈现缓解趋势,欧洲央行也于9月宣布第二次降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方面,2024年三季度已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得益于出口景气、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等支撑,国内经济继续温和复苏。政策方面,9月24日央行公布的降准、降息等一揽子宽松的货币政策超出市场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港交所于今年9月23日起实施的恶劣天气下不休市新安排,也将进一步促进港股市场的流动性。报告期内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高态势,医疗、可选消费等行业表现相对领先,公共事业、能源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指数表现方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报告期内跟随港股市场呈现震荡走高,港币计价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约18.60%,表现略低于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覆盖较为全面,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占比较为均衡,随着海外中概股回归及成份股定期调整,指数的新经济属性将逐渐增强。在中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产品将为境内投资者搭起桥梁,帮助投资者分享港股市场上中国内地企业的投资机遇。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9492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9.1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7.19%。年化跟踪误差1.57%,在合同规定的目标控制范围之内。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港股市场走势主要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状况和海外流动性环境两方面的共同影响。展望2024年下半年,尽管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压力,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有望继续温和改善,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暖背景下的出口增长仍将是拉动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此外,伴随经济持续向好和积极政策提振,居民消费增长可期。全球金融条件方面,尽管美国通胀数据的反复或将对美联储降息的市场预期造成一定扰动,市场预计欧美通胀水平仍将逐步回落,或将进入降息周期。此外,在政策和资金面方面,随着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不断优化,南向资金也将为港股市场持续注入活力。在国内经济持续向好预期与海外金融条件收紧趋缓预期的推动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望回暖,港股市场可能在盈利增速提升与估值修复的情形下,迎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覆盖较为全面,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占比较为均衡,随着海外中概股回归及成份股定期调整,指数的新经济属性将逐渐增强。在中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产品将为境内投资者搭起桥梁,帮助投资者分享港股市场上中国内地企业的长期增长红利。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市值大、流动好的50只中国内地企业证券组成,以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本基金主要采取组合复制策略和适当的替代性策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在进行组合复制策略时,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即参考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变动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与全球金融条件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回顾2024年上半年,全球金融条件方面,2024年上半年的四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均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0%之间不变,已连续七次议息会议暂停加息。利率点阵图显示,受到通胀数据的影响,美联储官员对于2024年年内降息次数的普遍预期也从年初的3次下调至6月会议所发布的1次,美联储对利率政策路径仍然犹疑不决。全球范围内,尽管加拿大、欧洲等个别央行已经开始降息,然而各国通胀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压力并未减弱,全球整体仍然维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方面,受益于内外需的同步回暖,国内经济复苏态势未变,整体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恢复,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整体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政策方面,证监会将采取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报告期内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高态势,原材料、能源等行业表现相对领先,医疗、必选消费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指数表现方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报告期内跟随港股市场呈现震荡走高,港币计价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约9.77%,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该指数由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市值大、流动好的50只中国内地企业证券组成,以反映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的整体表现。本基金主要采取组合复制策略和适当的替代性策略实现对标的指数的紧密跟踪。在进行组合复制策略时,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进行投资,即参考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构建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权重变动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相应调整。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市场表现,与全球金融条件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全球金融条件方面,2024年5月和6月的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均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5.25%至5.50%之间不变,已连续七次议息会议暂停加息。利率点阵图显示,美联储官员普遍预期2024年年内只会有1次降息,美联储对利率政策路径仍然犹疑不决。全球范围内,尽管加拿大、欧洲等个别央行已经开始降息,然而各国通胀水平仍处于相对高位,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压力并未减弱,全球整体仍然维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方面,从已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受益于内外需的同步回暖,国内经济复苏态势未变,整体消费需求也在进一步恢复,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稳中有升,整体国民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政策方面,证监会将采取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流动性,提振市场信心。报告期内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走高态势,信息技术、原材料等行业表现相对领先,医疗、可选消费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指数表现方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在报告期内跟随港股市场呈现震荡走高,港币计价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约8.97%,表现优于恒生指数。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香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覆盖较为全面,传统经济和新经济占比较为均衡,随着海外中概股回归及成份股定期调整,指数的新经济属性将逐渐增强。在中国经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背景下,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产品将为境内投资者搭起桥梁,帮助投资者分享港股市场上中国内地企业的长期增长红利。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
截至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0.7969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7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70%。年化跟踪误差0.71%,在合同规定的目标控制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