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03-30
字号
蔡荣成

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我们继续围绕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方向进行深耕和研究,立足自主创新、认真学习和理解数字经济的内涵与意义,迎接科技行业重要变革期。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继资本、土地之后增加存量财富、激发崭新需求的主要推动力。大国竞争、技术进步的背后也带来了供给在某种程度上的出清。软件是管理思想的工具化输出,背后就是强势产业的崛起,如德国制造业之于ERP(企业资源管理),美国信息革命之于云计算。伴随着过去十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及高端制造业的崛起,我们自己的数字底座和行业应用软件也应徐徐而来。

以国产化为基石的自主创新是少有的安全与发展兼备的行业,各行各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自主创新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中国高端制造的韧性和弹性。面对逆风,不少企业靠精益管理、技术创新,建立了深厚的护城河,创造了超越同行的收益。在往高端化、卡脖子环节技术突破的进程中,我们的工程师红利、企业家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但伴随着技术进步进入深水区,市场也在时刻担心是不是容易的事情已经做完了,难的事情我们也很难突破。作为投资人固然不能盲目乐观,但也不应该持续让自己陷入不可知论的状态中来逃避重要的判断。我们将坚持尽量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理解创新的发生过程,理解需求对于工程体系变化的牵引。在有赔率的时候下注,而非简单顺应市场的情绪。

每一轮技术革命制造业快速降本、终端快速普及之后,应用与服务的机会也随之而来。 上一次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波澜壮阔的软件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浪潮。而这一次当我们看到能源变革和自主创新叠加后,新的应用和平台机会也如星星之火,渐可燎原。

量变带来质变,科技创新发展的速度从来不是线性的。我们惊叹于ChatGPT、AIGC等AI(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出圈的同时,更要好好审视底层硬件芯片及模型的进化是否会驱动科技行业进入新的时代。这比单纯参与各种眼花缭绕的AI主题投资重要得多的多。

创新永不眠,创新、成长和变化能够带来显著的增量价值蛋糕,减少环境的固化,推动社会进步、解决内卷等一系列我们面临社会和投资难题。我们希望沿着这个方向发现和投资时代机遇和优秀企业,依靠企业的价值创造而为持有人带来收益。

本基金将继续坚持在空间广阔的科技创新行业深耕,以技术创新为基底,以业绩成长为锚,基于赔率提升胜率,优化波动率,不断寻找优势企业的投资机会。

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2年一季度,市场指数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较大波动,一方面国际地缘冲突推动原油等资源品价格上涨,海外经济滞涨的预期开始抬升;另一方面国内疫情仍有反复,消费等需求复苏受到一定抑制,基建等投资端进一步发力稳定增长愈发重要,中游制造业则仍受原材料的供需扰动,盈利部分向上游转移。煤炭、地产、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电子、军工、 汽车等行业表现相对落后。二季度开始,市场在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驱动下先快速下跌,其中科技板块下跌幅度更大,之后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生产生活恢复,经济的韧性尤其是部分科技成长板块抗风险性逐步被认知,市场开启了一段相对较长时间的反弹,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紧缺的上游、原材料供应缓和的中游以及部分需求旺盛的下游都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基本面改善和估值修复态势。三季度,在复杂的地缘环境、疫情反复的背景下,市场出现一定调整,成长板块持续下跌。这些调整反映出市场对下游需求的担心,以及对供给端不同程度限制的担心。四季度,伴随着疫情反复及防疫措施调整,市场整体的波动变大,呈现快速轮动的特点,强预期、弱现实下,市场反弹一波三折。

本基金过去围绕以半导体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和以软件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行业投资。我们认为好的资源配置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社会价值。而过度的资本涌入意味着产能过剩,意味着繁荣后格局恶化、价值毁灭,直到行业出清走向下一个周期。本基金的高成长投资,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同样创造弹性。因此我们尽可能把研究精力放在低渗透率往中渗透率过程中的高增长、竞争壁垒深厚、同时没有过分行业供给的优秀企业上。

摘自  易方达科技创新混合基金2022年年度报告 查看更多投资观点 查看更多投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