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正处于产业变革的关键阶段,创新药出海、全球竞争力提升等中长期趋势逐步清晰。把握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需要从产业逻辑入手。
从产业趋势看,中国创新药出海已形成系统性趋势。2025年1至5月,跨国药企从中国采购创新药专利的金额达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需求端来看,跨国药企面临专利到期压力,急需补充外部优质专利;供给端方面,中国创新药研发储备量仅次于美国,试错成本低、研发效率高的优势显著,已成为全球专利采购的核心来源。这种供需匹配决定了创新药出海是中长期趋势,有望持续推动行业价值重估。
港股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长期战略角色。2018年,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联合推出上市规则18A章,正式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一批优质创新药企登陆港股,目前创新药在港股医药板块中权重占比约60%,形成了独特的创新药资产集群,为中长期布局提供了优质标的池。
从多维度看,行业基本面、政策面、估值面均呈现中长期积极信号。基本面方面,创新药专利出海带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医药外包(CXO)、器械耗材等细分领域有望同步受益;政策面,国内支持创新药发展的导向较为明确,集采政策逐步优化,海外市场对中国高性价比创新药的依赖度或将上升;估值面,截至2025年6月,沪深300医药、港股通医药等指数估值均处于历史分位较低水平的合理区间,为投资布局提供了安全边际。
医药板块上市公司众多,分属于A股、港股和美股等市场,且细分领域复杂,创新药、医药外包、医疗器械等赛道不尽相同,研究门槛较高。通过指数化投资的形式,投资者相当于同时持有一篮子相关股票,有助于避免因个别股票的突发风险而遭受重大损失,有效实现风险的分散。
易方达基金 伍臣东
声明:本手记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