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让全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都采取了非常激进的货币政策:大幅降息。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下调到0.25%;英格兰银行将基准利率从6%下调到0.25%;欧央行将基准利率从4%左右下调到1%(近期下调到0%);而深陷流动性陷阱的日本在金融危机发生以前的利率就已经在0%左右,因此没有更大的下调空间。现在,那场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年,风暴早已平息,但是全世界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央行却仍未能摆脱低利率政策的桎梏:全世界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基准利率都在2%以下,其中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略高,在1.5%至1.75%,而欧央行和日本央行甚至实行了负利率,如果以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作为标准,那么陷入负利率的国家就更多了。问题在于尽管各国央行大幅度调低利率,但预期中的经济复苏却并没有发生。欧洲一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又经历了债务危机和英国脱欧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经历了数轮量化宽松之后仍未能走出通缩的泥潭,为了实现2%的通胀目标,央行甚至实行了更为激进的负利率货币政策。
显然,在许多国家央行经济学家们的模型中,调整利率似乎是唯一刺激经济的手段。但是如果人们根本没有对经济向好的预期,对未来物价的期望为负向变动,那么即使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也很难刺激家庭将储蓄进行消费——大家都会期望未来商品的价格会更低,因此把钱存在银行里等待就好了。正如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接受采访时说:“日本人在通缩的环境中生活了很久,我们日本人已经习惯了物价下跌。这就是为什么在日本要制造通货膨胀非常非常难。”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欧洲和日本央行的前车之鉴,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正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求是》杂志题为《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文章中写到:“就金融工作而言,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让老百姓手中的票子变‘毛’了、不值钱了”、“不搞竞争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结构调整,将改革和调控、短期和长期、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结合起来,用改革的办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我们的中国人民银行是坚决不搞“零利率”和“大水漫灌”的。
易方达基金 石大怿
2019年12月
声明:本手记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