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创业板指数的表现与A股主板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距。2013年创业板涨幅达82.73%,2014年(截止2014.10.20)涨幅达17.47%。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代表A股整体的沪深300指数2013年下跌了7.65%,2014年(截止2014.10.20)涨幅5.35%。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我认为从行业差异与盈利前景、估值方式的差异以及市场资金偏好这三个方面可以进行解释。
首先,从上图可以看出创业板与沪深300指数在行业构成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创业板指数以计算机应用、互联网传媒、环保工程及服务、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为主体。同时,这些新兴行业的盈利前景确实相比沪深300中的传统行业要好得多。因此,形成了创业板成份股盈利增速在最近两年显著高于主板公司。
其次,创业板上市公司从2010年底至今有86家公司进行了近100次的重大重组并购活动,并购交易金额高达近600亿。而且,这些并购基本上均采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进行行业垂直或横向整合。行业整合必然使得上市公司要么进入新兴的领域或进入快速外延式扩张道路。由此带来的是市场对公司估值方式的改变,例如根据行业规模前景对公司可能达到的市值进行估值的市值法,或者基于上市公司业务变化的预期,如并购、进入新的景气行业等,进行估值。从而也形成了创业板相对主板的高估值现象。
指数 | 净利润同比增长(%) | 静态市盈率 | 滚动市盈率 | 动态市盈率 | 市净率 |
上证50指数 | 12.95 | 7.15 | 7.01 | 6.37 | 1.01 |
沪深300指数 | 12.75 | 8.38 | 8.22 | 7.43 | 1.11 |
深证100价格指数 | 19.14 | 17.27 | 16.66 | 13.52 | 1.86 |
中小板指数P | 7.95 | 29.42 | 29.15 | 21.73 | 3.43 |
创业板指数P | 27.86 | 54.71 | 52.80 | 34.44 | 5.47 |
第三,则是市场资金博弈形成的风格偏好导致明显的小盘股效应。通过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最近两年以来机构投资对主板股票的持有比例持续下降,同时对创业板股票的持有比例则显著上升。
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而言,对创业板公司行业状况、盈利前景、估值方法等的判断和把握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所以,以指数化的投资方式参与创业板的高速成长对广大普通的散户投资者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相应的基金产品工具则有创业板ETF基金(159915)和创业板ETF联接基金(110026)。
易方达基金 王建军
2014年10月
声明:本手记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