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港股市场投资热度的逐步提升,港股指数投资进入广大投资者的视野,跟踪港股指数的各类指数基金成为内地投资者跨境配置香港市场优质权益资产的重要工具。截至2025年9月末,沪深交易所上市的港股单一市场指数ETF总规模突破670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高达167%,百亿规模以上的ETF数量实现翻倍。2025年前三季度,境内新发行的港股指数ETF数量已经超过了过往任何一个完整年度。港股指数投资蓬勃发展的趋势,既体现了内地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的释放,也与港股市场的差异化投资价值和港股指数基金的工具化产品优势密切相关。
港股上市制度近年进行了多次改革,市场包容性和灵活性显著增强,当前港股上市公司呈现高成长行业与高股息板块并重的“哑铃”结构特征。“哑铃”的一头是以互联网平台、新兴消费、新能源、生物科技及创新药细分赛道领军企业为主体的新经济板块,其中不少公司仅在港股上市,稀缺性凸显的同时也与A股等其他市场权益资产形成互补,有效分散组合风险。另一头则是以金融、公用事业、能源、地产为代表的港股红利资产,股息率水平长期高于全球主要市场的对应板块,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现金分红和低估值的安全边际,对低利率环境下的长期配置型资金形成吸引力。
作为工具型产品,股票指数基金紧密跟踪由一篮子上市公司组成的标的指数,具有投资策略高度透明、风格稳定、成本低廉的突出优势。指数基金通过定期成份股调整机制实现指数成份股的动态优胜劣汰,确保充分的市场代表性和风格一致性。
聚焦于港股市场,个股不设日内涨跌幅限制,股价单日大幅波动的情形时有发生,指数基金的特点有助于分散个股风险。另一方面,指数基金能有效降低广大投资者投资港股市场的门槛和操作复杂度,仅通过境内证券或基金账户即可参与投资。此外,港股实行T+0交易制度,投资范围为港股单一市场的境内上市ETF同样支持T+0日内回转交易,交易型投资者可利用这一工具高效捕捉港股市场的交易机会。目前港股ETF整体上流动性较为充裕,折溢价水平较低,资金进出便捷度高,投资者群体不断扩大。指数基金管理人对港股ETF布局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从最早的宽基指数到大类行业,再到细分行业主题、风格因子指数,可供投资者选择的港股指数品类日渐丰富,精准匹配不同的风险偏好与投资需求。
展望未来,随着港股上市公司结构的持续优化,港股投资机遇的市场关注度有望增加,港股指数基金在跨市场、跨资产类别的多元配置策略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对于投资者而言,合理运用港股指数基金,分享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红利,或将成为穿越周期、实现长期投资目标的关键。
易方达基金 宋钊贤
声明:本手记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