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林海
2025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三季度,关税扰动逐渐平复,市场消化了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一次性冲击,开始回归到对全球和国内经济以及产业景气趋势变化的关注上。随着上市公司中报陆续披露完毕,我们看到了经济发展呈现越来越清晰的结构性特征。

如果仅仅从整体工业增长和工业企业利润的角度观察,今年以来无疑是存在一定增长压力的。虽然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环境下仍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在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持续下滑的背景下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增长,但整体工业名义增长乃至终端消费都表现出了增速趋缓的态势。这对我们分辨市场上涨的核心驱动力提出了疑问,结合货币供应量的稳步回升,所谓“流动性牛市”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如果分大类行业观察,我们却能发现,以电子、通信和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制造业,和以电力设备、汽车、专用设备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制造业,表现出独立的高增长态势。这似乎表明,在内外部产业趋势变化的共同拉动下,我们在过去数年经历的去房地产化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已经初见成效。科技正在成为我们下一轮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中国经济以较小的代价和震荡,接近了下一轮增长的路口。一方面,我们仍旧需要面对房地产出清带来的产能富余和利润压制。另一方面,我们第一次接近站在了全球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浪潮之巅。

因此,我们认为无需再怀疑本次行情是否能得到经济基本面景气的支撑和呼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此消彼长,决定了股票市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出长期上行趋势与结构分化并存的特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逐渐加强。人工智能(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器人以及新型能源领域,很可能是未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股票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整理和消化新增信息后,将重新酝酿新的上涨动力。中期看,一旦经济进入到名义增长加快的阶段,科技成长将持续作为市场主线,成为市场上涨的核心力量。基于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组合的股票仓位维持了稳定。我们将投资的重心放在了寻找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投资机会以及在各个行业处于相对优势的个体公司上。组合主要投资对象始终聚焦于具备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并对于经营处于向上扩张趋势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配置。

2025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在当前时点,我们仍旧需要面对由于房地产出清带来的产能富余,PPI恢复增长仍然有较大压力,对企业利润构成了较大压制。股票市场也暂时未能寻找到新一轮景气增长的主线。因此,低利率环境下红利和稳定收益型资产是组合中的压舱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逐渐加强,为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有较多的理由相信,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很可能是未来引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契机,也很可能是股票市场下一轮上行趋势的主线。

预计股票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整理和消化新增信息后,可能重新酝酿新的上涨动力。中期看,一旦经济重新进入到名义增长恢复的阶段,成长可能再度成为市场主线,对经济增长敏感性更高的行业和板块可能成为市场上涨的拉动力量。基于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组合的股票仓位维持了稳定。我们将投资的重心放在了寻找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投资以及在各个行业处于相对优势的个体公司。组合主要投资对象始终聚焦于具备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并对于经营处于向上扩张趋势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配置。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上半年,如果寻找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关键词,无疑是AI、机器人和关税。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高于全部工业平均增长,创新驱动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结构,锻造经济的新动能。与此同时,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是经济和市场的最大扰动因素,对全球经济预期、资本流向、主权信用、汇率变化、权益、债券和商品市场都形成了极大的冲击。巨大外部冲击之下,中国出口仍呈现了较大的韧性。在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持续下滑的背景下,面对关税冲击,中国经济仍然实现了平稳增长。这似乎表明,我们在过去数年经历的去房地产化和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已经初见成效。我们以较小的代价和震荡,接近了下一轮增长的路口。

A股市场在复杂的环境下维持了震荡上行的总体格局,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上涨之后,在AI和机器人主题方向积累了较大的相对收益和调整压力。三月下旬,在贸易环境剧变的冲击下,上述板块和出口产业链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随后,市场开始在“以我为主”的氛围下强劲回升,并且随即看到了贸易分歧的大幅度缓解,助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恢复。

2025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二季度,美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是经济和市场的最大扰动因素,对全球经济预期、资本流向、主权信用、汇率变化、权益、债券和商品市场都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A股市场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上涨之后,在AI和机器人主题方向积累了较大的相对收益和调整压力。在贸易环境剧变的冲击下,上述板块和出口产业链都出现了较为深幅的调整。随后市场开始在“以我为主”的氛围下强劲回升,并且随即看到了贸易分歧的大幅度缓解,助推了市场风险偏好的进一步恢复。

不得不说,中国经济在二季度面临了复杂的环境,但仍然表现出了极强的韧性。在房地产市场开发投资持续下滑的背景下,经济实现了平稳增长。这似乎表明,我们在过去数年经历的去地产化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已经初见成效。我们以较小的代价和震荡,接近了下一轮增长的路口。

在当前时点,我们仍旧需要面对由于房地产出清带来的产能富余,PPI恢复增长仍然有较大压力,对企业利润构成了较大压制。股票市场也暂时未能寻找到新一轮景气增长的主线。因此,低利率环境下红利和稳定收益型资产是组合中的压舱石。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逐渐加强,为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有较多的理由推测,人工智能(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和机器人领域,很可能是未来引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契机。

预计股票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整理和消化新增信息后,可能重新酝酿新的上涨动力。中期看,一旦经济重新进入到名义增长恢复的阶段,成长可能再度成为市场主线,对经济增长敏感性更高的行业和板块可能成为市场上涨的拉动力量。基于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组合的股票仓位维持了稳定。我们将投资的重心放在了寻找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投资以及在各个行业处于相对优势的个体公司。组合主要投资对象始终聚焦于具备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并对于经营处于向上扩张趋势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配置。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和信号。经济方面,工业生产延续了四季度以来的稳步增长,在出口需求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的带动下实现了较好的增速。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止跌回稳和成交渐趋活跃的迹象,为整体经济流动性和信心恢复创造了有利环境。从去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中央经济政策重心从防风险转向稳增长,经济各领域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逐渐凝聚。长期看,随着人口增速和城市化速度的放缓,以及中国制造在全球份额提升的难度增加,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引擎将从过往的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需求,转向内需与效率提升。短期房地产市场的成交和信心恢复,为经济稳定回升提供了支撑,但经济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势在必然。可喜的是,去年以来,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逐渐加强,为中长期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主导作用的退位,使经济增长渐渐脱离对货币和杠杆的过度依赖。货币和杠杆收缩,同样可能意味着股票市场短期内较难出现全面杠杆型上行趋势。在经济企稳和企业盈利逐渐恢复增长的背景下,结构性行情特征可能贯穿全年。

经过一季度的上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主题的活跃表现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在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引领下重拾活力的边际变化。股票市场当前进入了年报和一季报的披露来验证和去伪存真的阶段。另一方面,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也将在二季度初露出端倪。预计股票市场在经过一段时间整理和消化新增信息后,可能重新酝酿新的上涨动力。中期看,一旦经济重新进入到名义增长恢复的阶段,成长可能再度成为市场主线,对经济增长敏感性更高的行业和板块可能成为市场上涨的拉动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将逐渐完成,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未来引领经济再度进入快速增长趋势的新动力。虽然结构转型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过程也会对既有产业格局带来震动和冲击,但我们仍然坚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充满信心,以及对股票市场长期趋势保持乐观的态度。

基于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组合的股票仓位维持了稳定。我们将投资的重心放在了寻找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投资以及在各个行业处于相对优势的个体公司。组合主要投资对象始终聚焦于具备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并对于经营处于向上扩张趋势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配置。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经过过去一个多季度的大幅上涨,股票市场已经逐步探明了中长期的底部区域。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是观察经济恢复状态的重要时间窗口。未来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可能出现与过往几年较为不同的状态。我们判断,短期股票市场对于消化涨幅和估值的要求仍然较高,而中期看,一旦经济重新进入到名义增长恢复的阶段,成长可能再度成为市场主线,对经济增长敏感性更高的行业和板块可能成为市场上涨的拉动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将逐渐完成,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未来引领经济再度进入增长车道的新动力。虽然结构转型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过程也会对既有产业格局带来震动和冲击,但我们仍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充满信心,以及对股票市场长期趋势保持乐观的态度。

基于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组合的股票仓位维持稳定。我们将投资的重心放在了寻找各个行业具有相对优势的个体公司方面,对于组合的行业和产业链分布结构则朝着均衡方向调整。组合主要投资对象始终聚焦于具备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并对于经营处于向上扩张趋势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配置。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股票市场经历了过度悲观和预期修复的反转,逐渐构筑出了中长期的底部区域。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在前三季度的持续下行脱离了中国经济稳健运行的基本面,反映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内在韧性的估计不足,而对政策依赖度过高。而当前市场以巨幅波动的形式逆转了前三季度的下跌,并部分修复2022年以来的下跌幅度,其首要的驱动因素仍然是对经济政策的预期出现了方向变化,促使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和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恢复了信心。市场的大幅波动固然存在着投资者预期剧烈转换的因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的短期波动风险,但我们依旧认为,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经济基本面的运行是合理并且必要的。

诚然,从政策导向的转变到实施落地,再逐渐作用到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需要时间来验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恢复是影响短期经济的关键因素,对政府广义收支平衡、企业投资信心、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有直接影响。同时股票市场的上涨也对企业投融资和居民消费信心有重要促进作用。我们相信在中央“稳住楼市股市”一系列政策的合力之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未来运行值得期待,对内需增长的正面促进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在全球需求稳健增长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成为过去一两年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因素。尽管对2025年贸易环境恶化的担忧主导了市场近期对外需和出口产业链的判断,但我们认为,贸易环境变化只是短期扰动,中国制造的优势将在长期中带动出口份额的提升。同时企业对外投资和产能向外转移的趋势也将带动设备出口的增长。我们对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保持长期乐观态度。

在整体经济景气度波澜不惊的大环境下,2024年度整体市场风格结构偏向防御,红利和防御型行业表现大放异彩,顺周期和中游制造业表现普遍平平,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在人工智能投资浪潮的带动下波动上行。随着市场投资者结构和参与资金的变化,市场风格结构也出现了较大变化,传统基本面之外的因素也逐渐表现出了较大影响。以上种种变化,对基金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9月底以来,股票市场出现了趋势逆转。多个市场核心指数在即将向下突破年内低点之际掉头向上,短短几个交易日内逼近年内高点。我们之前认为,股票市场的持续下行脱离了中国经济稳健运行的基本面。而当前市场以波动的形式逆转了此前的下跌,并部分修复了过去三年以来的下跌幅度。其首要的驱动因素,显然是我国经济政策方向出现了积极变化,促使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和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恢复了信心。市场的大幅波动固然存在着投资者预期剧烈转换的因素,放大了市场的短期波动风险,也一定程度上预支了市场的长期上行空间,但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领先于经济基本面的运行是合理且必要的。

诚然,从政策导向的转变到实施落地,再逐渐作用到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需要时间来验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恢复是影响短期经济的关键因素,对政府广义收支平衡、企业投资信心、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都有直接影响。同时股票市场的上涨也对企业投融资和居民消费信心有重要促进作用。我们相信在中央“稳住楼市股市”一系列政策的合力之下,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未来运行值得期待,对内需增长的正面促进作用也将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在全球需求稳健增长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成为过去一两年中国经济的重要拉动因素。然而对2025年贸易环境恶化的担忧主导了市场对外需和出口产业链的判断。但我们认为,贸易环境变化只是短期扰动,中国制造的优势将在长期中带动出口份额的提升。同时企业对外投资和产能向外转移的趋势也将带动设备出口的增长。我们对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保持长期乐观态度。

经过过去一个季度的大幅上涨,股票市场已经提前部分反映了对未来经济基本面的修复和稳定向好的预期。接下来的时间,是观察政策落地和效果的重要时间窗口。未来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可能出现与过往几年较为不同的状态。我们判断,短期股票市场处于流动性较为宽裕、市场信心较强、活跃度较高、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逐步触底回升的环境中,市场对于消化涨幅和估值的要求仍然较高。中期看,一旦经济重新进入到名义增长恢复的阶段,成长可能再度成为市场主线,对经济增长敏感性更高的行业和板块可能成为市场上涨的拉动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将逐渐完成,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未来引领经济再度进入增长车道的新动力。虽然结构转型的时间会相对较长,过程也会对既有产业格局带来震动和冲击,但我们仍然坚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充满信心,以及对股票市场长期趋势保持乐观的态度。

基于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发展的信心,组合的股票仓位维持了稳定。我们将投资的重心放在了寻找各个行业具有相对优势的个体公司上面,对于组合的行业和产业链分布结构则朝着均衡方向调整。组合主要投资对象始终聚焦于具备长期核心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并对于经营处于向上扩张趋势的行业和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