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文-易方达科瑞混合基金投资观点集锦

字号
杨嘉文
2025年中期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首先从沪深300、中证800等主流指数的估值看,目前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都处于历史上估值分位数的中间值附近。

结合经济、流动性、估值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当前市场对确定性要求较高。第一种就是短期确定性,典型的是高股息资产,因为即使业绩略微下修,它们的股息率还是有吸引力的,虽然目前由于风险偏好的原因,今年以来收益率表现不突出,但红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第二种是长期确定性,典型的就是空间成长股,即使短期业绩低于预期,只要行业大趋势还在,仍不影响它们长期的空间。但目前很多细分板块已经过热,中期最好是去寻找新的空间成长板块。最后,市场如果要打破这种交易结构,则需要有外力去修正市场对经济的悲观预期,估计大的风格变化可能仍需等待一段时间。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整体以震荡上行为主,上证指数、中证800、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综指等主流指数涨幅均在0%到10%之间,风格上,红利指数表现较差,为负收益。板块方面,2025年上半年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的有色金属、银行、国防军工以及传媒涨幅超过10%,在众多行业指数里表现较好,煤炭、食品饮料、房地产指数表现较差。

回顾上半年,国内经济呈现内需逐步修复、外需受贸易政策扰动、地产维稳的格局。消费方面,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为4.8%,消费有一定修复,主要是以旧换新的相关品类。出口方面,上半年出口增速先上后下,受贸易政策影响,一季度存在“抢出口”现象,出口增速明显上行;二季度由于“抢出口”现象缓和,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尤其体现在纺服、家用耐用消费品等行业。投资方面,地产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等各项地产数据有所修复,但增速依然为负。基建投资增速在二季度小幅下降,主要由于电力方面投资增速下降较快。制造业保持稳定,PMI月度均值上半年在荣枯线附近波动。价格方面,CPI增速保持稳定,但PPI同比降幅持续扩大,后续关注“反内卷”等政策的落实效果。

上半年,本基金的权益仓位略微下降。在行业配置结构方面,相对于年初而言,主要增持了环保、传媒、基础化工等行业,主要减持了食品饮料、轻工制造、汽车等行业。本基金继续保持行业分布相对均衡的特点,致力于在多个行业中找出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配置,而不是集中配置在少数几个行业去获取超额收益。

2025年第2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第二季度A股主流的市场指数以震荡为主,其中上证50指数、中证红利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综指数分别上涨1.74%、0.04%、1.25%、2.08%、5.80%。行业方面,申万国防军工指数、银行指数、通信指数表现最好,涨幅均超过10%;而申万食品饮料指数、家用电器指数、钢铁指数表现最差,跌幅均超过4%。

分析原因:

回顾2025年第二季度,消费方面,社零累计同比增速持续回升,消费有所修复。出口方面,二季度出口增速逐月回落,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尤其体现在纺服、家用耐用消费品等行业。投资方面,地产投资整体仍偏弱,基建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地产方面,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负增长趋势有所改善,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仍小幅下行。基建投资增速小幅下降,主要由于电力方面投资增速下降较快。制造业边际改善,PMI二季度持续修复至荣枯线附近。价格方面,CPI增速保持稳定,PPI增速有所下行。

本基金在2025年第二季度股票仓位略微下降。截止报告期末,大部分主流指数的估值分位处于中位数附近。本基金二季度增持的行业主要有基础化工、医药生物、传媒,而减持的行业主要是汽车、电子、食品饮料。在行业选择上,本基金会更关注和经济相关性不高且估值分位不高的板块,同时在顺周期板块也会布局一些供需格局清晰的子行业或者有较强竞争力的个股。

2025年第1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5年第一季度A股主流的市场指数以震荡为主,其中上证50指数、上证红利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综指数和科创50指数收益率分别为-0.71%、-4.41%、-1.21%、4.51%、2.82%、3.42%。行业方面,申万有色金属指数、汽车指数、机械设备指数表现最好,涨幅均超过10%;而申万煤炭指数、商贸零售指数、石油石化指数表现相对较差,跌幅超过5%。

分析原因:

回顾2025年一季度,从生产端看,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中游资本品、机电零部件及汽车、船舶等运输设备贡献显著,AI投资、出口抢跑及海外投资扩张形成拉动,企业提前备货预期在PMI中有所体现。从消费端看,1-2月份社零增速约4.0%,增长速度略高于去年12月。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受以旧换新政策提振,但家电增速回落或存在一定的透支。从出口端看,进出口增速比预期略差;而从投资端看,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维持增长,制造业投资相对旺盛,设备更新、AI投资及企业信心改善是核心驱动因素。

截止报告期末,大部分主流指数的估值分位处于中位数附近。本基金在2025年第一季度股票仓位相对稳定,一季度增持的行业主要有环保、电子、汽车,而减持的行业主要是轻工制造、食品饮料、通信。在行业选择上,本基金会更关注和经济相关性不高而且估值分位不高的板块;同时在顺周期板块也会布局一些供需格局清晰的子行业或者有较强竞争力的个股。

2024年年度报告

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2025年,综合考虑经济、流动性、估值等多个因素,当前市场对确定性要求较高,要么就是短期确定性,典型的是高股息资产,因为即使业绩略微下修,它们的股息率还是有吸引力的;要么就是长期确定性,典型的就是成长空间广阔的股票,即使短期业绩低于预期,只要行业大趋势还在,不影响它们长期的空间。这两类资产预计在2025年还是会有超额收益。而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观察企业的再投资的意愿,观察地产的复苏进度以及经济转型的效果。从行业和企业的选择上,我们会更关注他们的全球化能力、现金流状态以及经济相关性。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A股市场整体以震荡为主、整体上涨。指数方面,创业板指数、中证1000指数、沪深300、上证50指数等指数分别上涨13.23%、1.20%、14.68%、15.42%。板块方面,表现最好的行业指数分别是银行、非银金融、通信,而表现逊色的行业指数是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美容护理。

2024年资本市场呈现出显著的风格轮动特征,全年投资机会主要聚焦于两大主线:一是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在风险偏好承压的前八个月,具备高现金流安全边际的股息资产展现了出色的防御属性。这类标的凭借稳定的盈利模式、高于市场平均的股息率以及与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负相关性,有效对冲了经济增速悲观预期下的市场波动,期间中证红利指数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明显。随着三季度末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的密集落地,市场风险偏好迎来系统性修复,以科创50和创业板指为代表的成长板块在流动性改善和产业政策加持的驱动下,估值快速回升。二是就行业配置维度而言,人工智能与出海共同构成了贯穿全年的结构性行情。

2024年市场的波动和风格变化较以往更为剧烈,这对长期投资以及自下而上选股来说确实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本基金依然致力于寻找市场未充分定价的好公司,选择风险收益比较高的个股。随着2024年权益市场的上涨,以及行业和个股之间两极分化严重,年末与年初相比较,估值性价比高且具有中长期投资逻辑的个股数量有所减少。在行业配置结构方面,相对于年初而言,主要增持了电子、通信、银行,主要减持了基础化工、计算机和医药生物等行业。本基金继续保持行业分布相对均衡的特点,致力于在多个行业中找出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配置,而不是集中配置在少数几个行业去获取超额收益。

2024年第4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第四季度A股主流的市场指数以震荡为主,其中上证50指数下跌2.56%,上证红利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下跌1.21%、2.06%,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综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4.36%、3.06%、13.36%。行业方面,申万行业指数中商贸零售、综合、电子指数表现最好,涨幅均超过10%;而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食品饮料指数表现相对较差,跌幅超过8%。

分析原因:

回顾2024年四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外需回升、内需修复的格局。消费方面,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4.8%,其中家电等地产后周期涨幅最为突出;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至3.0%。出口方面,10月出口表现偏强,同比增速大幅回升至12.7%,主要受海外加库存因素以及9月因台风压港的货物延迟出运的提振;11月出口同比增速虽有所回落,但在海外阶段性加库存因素的支撑下仍保持韧性。投资方面,10-11月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明显回升;10-11月基建投资增速较三季度有所回升;制造业投资保持扩张,10月同比升至9.3%,11月仍保持在9.3%,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是主要拉动。政策方面,9月政治局会议以来,多项稳增长政策推出,包括降息、一揽子化债举措、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等。

本基金在2024年第四季度股票仓位相对稳定。截止报告期末,大部分主流指数的估值分位处于中位数附近。本基金四季度增持的行业主要有银行、环保、交通运输,而减持的行业主要是基础化工、农林牧渔、医药生物。在行业选择上,本基金会更关注和经济相关性不高且估值分位不高的板块;同时在顺周期板块也会布局一些供需格局清晰的子行业或者有较强竞争力的个股。

2024年第3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2024年第三季度A股主流的市场指数以上涨为主,其中上证50指数、上证红利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创业板综合指数和科创50指数分别上涨15.05%、4.10%、16.07%、16.60%、26.08%、22.51%。行业方面,申万非银金融、房地产、综合指数表现最好,涨幅均超过30%;而申万煤炭、石油石化、公用事业指数表现相对较差,涨幅均不足5%。

分析原因:

回顾三季度,国内经济呈现外需走弱、内需磨底的格局。消费方面,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小幅回升至2.7%,必需消费表现依旧好于可选消费;8月维持偏弱走势,同比增速2.1%,可选表现持续弱于必需消费。出口方面,7月出口同比增速回落,8月在低基数的影响下超预期高增。投资方面,7月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新开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小幅回升,8月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小幅回升、竣工面积增速下降;基建投资增速7月回升,8月则有所下滑,公用事业、水利市政环保行业投资增速略有改善;制造业投资同比降至8月的9.1%左右,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是主要拉动,多数行业投资同比增速回落,前期高增的电气、汽车下滑明显。政策方面,央行推出多项政策,包括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二套房贷首付比例等。

本基金三季度股票仓位有一定提升。截止报告期末,大部分主流指数的估值分位处于中位数附近。本基金三季度增持的行业主要有国防军工、电力设备、家用电器,而减持的行业主要是农林牧渔、纺织服装、电子。在行业选择上,本基金会更关注和经济相关性不高且估值分位不高的板块;同时在顺周期板块也会布局一些供需格局清晰的子行业或者有较强竞争力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