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创业板成长ETF基金报告期内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本基金跟踪创业板成长指数,该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相关上市公司组成,以反映创业板中成长风格突出的上市公司股价变化情况。报告期内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建基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回顾第三季度,全球资本市场受海外主要国家政策波动的影响有所下降,市场预期有所稳定。考虑到关税不确定性下降、全球主要经济体有望进行财政和货币政策双扩张,全球制造业周期或企稳回升,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或将持续修复。特别在9月,美联储重启降息,后续表态亦偏向宽松。同时,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的数据逐步改善,全球有效需求有望维持稳定。此外,美国8月的核心通胀数据整体温和,全球金融市场对通胀预期也边际降温,新兴市场或将受益于风险偏好的提升与流动性的改善。
国内来看,第三季度内需偏弱,但出口展示一定韧性,在反内卷政策推进下,通胀指标降幅收窄并推动名义GDP或较二季度边际改善,而消费及投资需求仍偏弱。下半年经济压力继续显现,尽管下行斜率继续减缓,但整体压力仍大,后续来看,财政和货币政策“适时加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升。财政方面,积极的调控政策持续细化和深化,国内经济运行有望实现稳中有升,受此催化影响,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资金累计接近3000亿元。服务消费方面,9月5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或将逐步激发服务消费发展活力。随着基数走高,广义财政部门债券净发行同比增速有所退坡,新增社融同比少增,后续需密切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对广义财政的扩张效果。货币方面,实体融资需求依旧偏弱。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或有助于带动四季度广义信贷扩张、并提振基建投资增速,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持续流动性支持。
从A股市场表现来看,第三季度各主要指数及行业板块的表现较强,但是也出现了较大分化,体现了市场结构性投资机会的增加,同时投资者情绪和风险偏好有明显提升。核心宽基指数方面,上证综指收于3882.78点,在第三季度上涨12.73%;科创创业50指数在主要宽基指数中领涨,涨幅达到65.32%;创业板指数与科创50指数在众多核心宽基指数中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0.40%和49.02%;其他核心宽基指数方面,沪深300指数上涨17.90%,中证A500指数上涨21.34%。行业方面,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通信、电子、电力设备、以及有色金属板块领涨,在第三季度涨幅分别达48.65%、47.59%、44.67%、以及41.82%;银行板块出现回调,下跌10.19%;其他板块均在第三季度录得正收益。
第三季度,在市场整体震荡上行、结构化行情加剧的背景下,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58.88%。
展望后市,尽管关税仍有压力,但比此前市场的中性预期要低,这意味着出口的表现有望比之前预期的更稳健。除此之外,我国制造业存在“全链路”的比较优势,“以旧换新”等政策对于消费的结构性支持还有一定余力,这些因素都有望助力经济的平稳运行。创业板成长指数均衡覆盖了创业板中成长风格突出的上市公司,对于创业板整体、特别是创业板内高成长性企业的表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创业板成长指数在风格偏离方面更突出成长属性、在行业分布上也更突出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相较传统宽基指数,创业板成长指数低配了大金融、消费板块,而超配了电力设备、通信、医药、电子等新兴成长行业;特别当新兴成长板块开始表现活跃时,其投资价值有望更加凸显。整体而言,创业板成长指数有望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份股基本面逐步改善的进程中持续受益。
本报告期为本基金的正常运作期,本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基金合同,坚持既定的指数化投资策略,在指数权重调整和基金申赎变动时,应用指数复制和数量化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和减少跟踪误差,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