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下,完成了既定目标,稳中有进。一季度国内经济环比改善,主要驱动力来自出口和国内政策,随着国内产业升级、全球出口周期回升叠加国内要素价格普遍较低带来的价格优势,出口持续强劲,外加超预期的降准降息以及一系列呵护市场的政策落地,带来制造业投资回升且消费也呈现小幅度的修复;二三季度经济有所走弱,地产去化较为困难、下滑趋势并未扭转,基建受制于地方政府较差的财政状况,整体疲弱,受此拖累就业与居民收入均有压力,消费倾向降低、内需偏弱;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内需提振回升,消费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政策涉及的领域相对景气,基建受财政支持带动同比维持高位,商品房在连续地产政策带动下销售同比回正,消费、基建、地产的修复均相对温和。
映射到资产层面,经济基本面尤其是预期的边际变化主导了大类资产的定价。债券全年表现强势,偏弱的基本面、充裕的流动性叠加温和宽松的货币政策驱动收益率显著下台阶。节奏上而言,一季度在降准降息带动下长债和超长债表现抢眼、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二三季度利率走势偏震荡,债市围绕弱现实、政策预期与央行态度波动,但整体利率依然偏缓慢下行;9月底政策预期的快速转向带动了利率短暂的上行,但弱现实限制了利率的上行空间,11月底之后,债券市场的主要矛盾聚焦到货币宽松预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了货币政策“温和宽松”的重大表述变化,各类利率快速下行。信用债收益率曲线的总体波动和利率债较为接近,1月至8月初信用利差波动收窄,此后快速走扩,四季度利差维持震荡。
权益市场全年先抑后扬,指数层面多数上涨,结构分化较大。股票市场开年快速下行,交易结构等因素放大了这种波动,小盘股体现尤为明显;2月开始随着国内政策开始发力和AI、电动车等产业领域的突破带动市场回暖,估值修复行情一直持续至5月中旬;此后在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微观体感相对较弱等因素的助推下持续阴跌,市场风险偏好极低、稳定类资产表现突出;9月底政策出台后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修复,指数急剧上涨,单周涨幅创近十年之最,结构方面科创板和创业板涨幅领先;长假后投资者开始关注具体政策落地情况及政策向宏观经济的传导力度,资金流入逐步放缓、市场趋于理性,叠加美国大选和季报业绩等因素,市场进入宽幅震荡。全年维度,大盘股表现优于小盘股,金融、家电、通信、交运等板块涨幅较大。
转债市场跟随权益市场先抑后扬,年内波动幅度大但全年回报较好。以9月底一揽子增量政策为界,前期正股基本面压力较大叠加小盘股弱势引发了转债的大幅调整,而信用风险的发酵加大了市场下行的幅度,个券大面积跌破债底。政策出台后市场信心显著修复,叠加下修显著增多和供给受限,转债实现平价与估值的双击,高YTM(到期收益率)个券也普遍大幅修复至债底以上。
报告期内,本基金债券部分操作较为积极,一季度经济边际走弱叠加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走弱,组合总体高配久期以应对不确定性;二季度央行提示长债利率风险后,组合减持了部分利率债,总体略降低久期和杠杆,但并未明显低配;三季度国内增长数据再度边际走弱,降息预期发酵,考虑到信用利差处于相对低位,组合主要增加了利率债配置,以提升久期;四季度的操作主要集中在11月底和12月初,当时财政政策的规模和投向大体落地,利率再次形成下行趋势,组合久期回到偏高配的水平。股票方面,仓位大幅下降,未来将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旨在控制组合波动、追求风险调整后的较好收益。组合行业配置相对均衡,一方面继续配置长期看好的高分红、低波动个股,且在内部做了一定的结构调整以提升持仓整体的性价比;另一方面加大了部分与宏观经济有一定关联度且经过调整后估值已经较低的板块的配置,以及部分业绩、估值匹配度较好的成长板块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