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收益与风险是投资中的一体两面,预期收益率越高的投资往往伴随着越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现代金融学理论当中,“贝塔”(beta)被视为证券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受宏观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是不能被分散化投资所抵消的风险,“贝塔”收益则对应了承担这一风险下获取的收益回报,是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被动型基金、指数化投资的目的就是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分散个股风险,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同时承担市场的“贝塔”风险,因此也被叫做“贝塔”投资。例如沪深300指数,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市场基准指数,选取了A股市场上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指数走势能够较好地刻画整个市场的涨跌,经常被当作“贝塔”,用于资产定价、业绩比较及风险归因。
一般情况下,每只股票的收益中有很大一部分能够被市场风险“贝塔”所解释,于是我们看到大多数股票是跟着市场同涨同跌的。而不能被解释的超额收益的部分,则被称之为“阿尔法”(alpha),它或来自于行业、或来自于风格、又或是来自于个股本身,是承担市场“贝塔”风险以外的风险所换取来的收益。主动型基金的选股逻辑就是在寻找这样含有“阿尔法”的股票,以期战胜市场。
“聪明的贝塔”投资,正是介于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之间的这样一种投资理念,既保持了被动投资中比较客观的指数编制方案、定期的成分股调整,但又不满足于只获取市场平均收益,于是融合了主动投资的理念,不简单以市值进行选股和加权,而是在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额外加注那些更为”聪明的贝塔”,例如红利因子、价值因子、成长因子等,因此“聪明的贝塔”投资也被称为因子投资。这些因子往往来自于长期的投资实践,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流派在过去二十年间取得了稳健的收益表现,人们便用价值因子将其持仓特征和投资风格刻画出来,成为一种“聪明的贝塔”。例如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就是在中证500指数成分股当中,选取盈利质量好、成长性强的100只股票,并且对于质量和成长因子得分更高的股票赋予更高的权重。
在海外成熟市场中,“聪明的贝塔”投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投资者接受,例如美国市场发行了超过1200只“聪明的贝塔”ETF基金,规模突破1.5万亿美元,覆盖了权益、固收、商品等多个资产类别。在中国,“聪明的贝塔”才刚刚起步,但是随着指数化投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在养老金及职业年金入市、机构投资者话语权提升以及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我相信“聪明的贝塔”ETF基金作为良好的底层资产将受到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的青睐,发展前景广阔,普通投资者在资产配置过程中也能够拥有更多风格清晰、费用低廉的投资品种进行选择,丰富投资的工具箱。
易方达基金 伍臣东
2022年7月
声明:本手记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立场,也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此报告或其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派发、复制、转载或发布,或对本专栏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